斗罗大陆网

第215章 太子遇突袭战事

上一章:第214章 慕晋深醒来 下一章:第216章 旧制度弊端

要是被.浏.览.器.自.动.转.码.阅.读.了,会有.很.多.广.告和问.题,可退出.转.码.继续在本站阅读,www.douluoxy.com,最新网址一定要记住哦。

慕晋深醒来一事让整个朝廷都处于一种悲喜交加的气氛当中,高兴的是保皇派终于不用群龙无首了,悲哀的是现在的朝廷已经和以前不同了。

哪怕是陛下要想回到从前也是极其不易的事情。

尤其是镇口城盖新屋修马路,已经进行到一半了,先不说有多少官员参加建设不得不融入其中,山区的百姓们更是成群上万地下山。

而下山已经成为西北百姓们的潮流了,陛下若想中断这项建设,估计会有半个朝廷的官员进行劝挠,剩下的人哪怕让有心叫停镇口城的工程,也得掂量自己会不会得罪自己的上官和同僚。

总之,慕晋深醒来兵部尚书葛秋,赵泸,沈元秋通通不在朝廷。

慕晋深醒来后,他感觉自己第一天精神恢复的很快,那种年轻时才有的状态,让他十分满意。

他当场嘉奖了黄太医,然后又对侍奉他的人进行了嘉奖,唯独对太子,他的心总是偏到角落去了。

尤其是今天早朝,慕晋深有意批评镇口城的建设可能会花光国库,导致国力下降,会给大燕带来巨大的打击。

随即容铮还没站出来说话,就有臣子站出来亲口告诉慕晋深,镇口城的打造并没有动用国库,而是太子协调各地民意和愿意捐款的百官共同筹款的。

而且这位官员也不知道处于好心,还是有意要气慕晋深,这官员将太子敛财设立的国券还有邮票券,甚至是南镜特区的设立都禀告了慕晋深。

慕晋深开头并不了解国券是什么东西,后来郑钱亲口给慕晋深讲解什么叫国券。

然后郑钱又告诉慕晋深什么是邮票券,两项敛财工具被他说的七七八八,几乎差不多透了。

慕晋深听的眉头直皱,当他有意要关掉太子的国券所,防止她的势力再度扩张,可万万没想到沈氏官员也有带头故意刺激慕晋深的举动,并且当场邀请皇室族老站出来。

皇室族老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将太子乃是容王子嗣的消息告诉了慕晋深。

慕晋深听后,他当场愣在龙椅上,他再难以置信地询问了穆奉和欢公公,此时穆奉已经由暗入明贴身保护慕晋深。

穆奉很纠结地将此事告诉了他。

慕晋深当场气得掀翻了桌子,甚至他还命令杨威将太子抓起来,送到皇宗府审讯,然而现场并没有人敢动手。

这个时候沈氏官员们将慕晋深昏倒后发生的事情全部都告诉了他,并且具有煽动性地代太后通知慕晋深,太子如今已经让她亲手入籍了。

现在皇政院和族老们一致支持太子认祖归宗,认回容王为其父,甚至太子成亲的事情也一并告诉了慕晋深。

这次慕晋深几乎就要晕倒。

他原以为自己今天就能将所有的朝政收回来,还是一次性收回来,还会跟以前一样任由他掌控朝廷半边天,可现在他发现事情已经进展的比他想象中要复杂。

慕晋深无论如何都不会同意容铮再当太子,他开口便道:“既然不是朕的儿子,那按照祖训,太子是王爷之子,最多归于王籍。”

话音刚落,外面就传来了太监的宣声:“太后娘娘驾到——”

沈立林立即带着自己这边的官员让开一条道,只见华太后在刘公公的搀扶下,她走进了御正殿,并且身后跟着一大堆皇亲,她当场宣布:“先帝遗诏,众人请旨。”

说吧,刘公公举着跪在地上,他高举圣旨。

百官们见此纷纷跪在地上,面对着朝廷上又一轮新的风暴,大家心里都在打鼓,因为对他们来说朝廷动荡无论是哪派的官员都不能幸免于难,与其他们跟着参与被拉下水,倒不如不做声,让太后自己处理自己的家事。

保皇派们则是一个个认为情况不妙的样子。

而太子也跪在地上,她从早上一声未吭,就像是在等待有人替她争位一样。这让很多保皇派十分痛恨现在的太子,都怪她的身份害得保皇派现在如此被动。

被动就算了,陛下刚醒来就要被太后和皇亲们从名义上罢免,这传出去无论陛下有没有赢都会是一个尴尬的局面。

毕竟,先帝遗诏可是有族老们自我招供认罪,供出了陛下篡位的罪行。

当初明明陛下只要代容王上位就行了,可他偏偏要改遗诏,改得遗诏就像是先帝直接传位给他一样,只是名头上听起来名正言顺,可是恰恰是这一举,为他二十年后埋下了隐患。

可实际上明眼人都知道,若是二十年前陛下不改遗诏上的几个字眼宣布正统性,说不定当时太后娘娘直接掀了朝廷,让沈家提前架空朝廷,架空皇室。

陛下那个时候也是无奈之举也是必须做的决定,可巧合就在容王子嗣身上,因为这么多年谁也不知道容王殿下的子嗣还活着。

而且她就在陛下的眼皮底下活生生长大还娶了妻,有点脑子的人都觉得这背后肯定牵扯着一场黑暗的皇室内争,这不是他们能参与的,所以此时此刻沉默是金,沉默才能保证前途。

除了一些的前途和命运都跟慕晋深绑在一起的人,其他人能中立都保持着中立。

而慕晋深也没想到,他本来打算今天清除太子的势力,让太子滚回她的东宫再不能涉政,但没想到现在是太后要他滚蛋。

慕晋深当即怒吼一声:“你敢!”

“杨威何在!速速拿下这群乱臣贼子,冒充先帝遗诏撼动朕继承正统之位。”

此话一出,杨威站出来了,只是他刚上殿就被江王手下的一名武将给踹了膝盖,杨威跪在地上半分不敢动弹。

华太后便提醒他:“晋王,杨威和他的御台所早就被哀家的人扣下,而杨忠义杨将军昨日也被哀家赶回边境去了。”

容铮在昨天都没有去见杨忠义,她倒是给杨忠义写了信,让他什么都别管只管回边境守住边境线,其他的她自会处理。

而杨忠义回了她一封无字白信,说是她母亲曾经给他夫妇的信。

容铮收藏好了。

到了今天,果然慕晋深就按压不住要直接清除自己。只不过,这一次他已经没有人可以对她动手了。

这也是她为何对慕晋深总是处于一副顺其自然的态度,因为慕晋深的命运到头了,他也必须为后朝带一个好头才能让她可以理所应当地继位。

而那个开头,便是战争。

御正殿直接陷入了焦灼不安的状态,就在刘公公宣布了先帝的遗诏,而后又拿出族老们被蛊惑篡改的遗诏,当场让慕晋深无地自容。

而自始至终站在慕晋深身边的人只有穆奉。

慕晋深还拿出虎符命令底下的武将召唤他这些年已经供养多年的军队,总共二十多万人,可这张虎符压根就送不出去。

因为在场的武官不是被江王给擒服了,就是被太后软硬并施给拉拢走了。

明明是二十多年培养的亲信武将,到头来,还是输给了一个正统性,倘若武将们仍旧听命于慕晋深,那就形同于篡帝的军队,他们会被按上乱臣贼子的污名。

大燕国历来便是以嫡子嫡孙继位,这是为了保证朝廷的稳定性,也是保证天下人的安稳。

现在各个藩王早就安逸惯了,哪里想再掀起内争,更别说这么些年来,大燕一直是中原最强盛的王朝,他们跟着王朝自然也是水涨船高,比一个中等国的国主待遇要高多了。

而且他们各自也有封底,还在千里之外,所以对慕晋深也远水解不了近渴。更何况太后和江王已经共同宣告了天下人先帝的遗诏。

现在一切矛头都指向了陛下,太后这股最大的势力都在清君策,再加上太后手里也有半边天的势力,她在北岛也有二十多万人,怎么加起来都能吓死人。

而藩王一旦动兵就形同于造反,再加上大燕仍有国力,很多藩王都觉得自己是螳臂当车,不能动,也不敢动。

于是所有人都在等太后和江王自己清算,而他们则是随着趋势而走。

慕晋深便是这样被自己人的沉默,推进了劣势。

慕晋深开始感到头疼药复发了,他整个人便要倒下。

刘公公已经读完遗诏,华太后则是直接命令慕晋深回归晋王之位,一切都好商量,来了一招以退为进。

慕晋深刚要开口,他便感觉喉咙忽然一腥,一口热血随着喷了出来,他摇摇欲坠着身体,站在龙椅上,指着底下的所有人警告:“朕,朕才是大燕皇帝!!尔等,尔等皆是以下犯上...。”

说着他倒了下去,穆奉赶紧将慕晋深背起来,他找着一个后殿带着慕晋深去看黄太医。

慕晋深看着自己去的不是明正殿,他凄笑道:“朕要回明正殿。”

穆奉听罢,他咬着牙,有些不忍道:“陛下,明正殿已经塌了。”

“噗——”慕晋深直接再吐一口血,他直接昏死在穆奉的背上。

现在御正殿上,慕晋深被穆奉背走了,华太后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江王则是特地瞧了容铮一眼,最后两人各自离开了。

只不过江王和太后分别离开时,跟随他们离去的官员也不在少数,只剩下保皇派和一些看情况留下来的官员。

他们纷纷看向容铮,对此,他们十分想知道太子现在对陛下是个什么样的态度?或者说对以后的局势,太子都决定着大燕未来的走向。

她是成为傀儡?还是超过陛下与太后抗衡?

然而大臣们多数抱着悲观的心情,因为陛下和太后抗衡已经是勉强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而太子的未来又多了一个江王作为对手,她面对的局势要比陛下严峻多了。

届时朝廷势力重洗,太子势力薄弱,她如何抵挡的主太后和江王的攻击,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江王和太后在暗斗的时候,大家都下意识将太子排挤出去。

因为现在的太子实在太弱了。

弱的不配被他们两位长辈称为对手。

这次的早朝闹得不欢而散,容铮下朝后,她并没有回东宫而是去了后殿看望慕晋深,这会儿慕晋深躺在床上意识处于模糊的状态,但好歹没有陷入昏睡。

她来的时候,欢公公也不见了,只有穆奉守在慕晋深身边。

穆奉见她来了,也是充满敌意问道:“太子殿下您来做什么?难道还不嫌让陛下觉得您碍眼吗?”

容铮保持着一个友善的态度道:“也许你该明白,你眼下的敌人并非孤,而孤从未打算直接在陛下尚在的情况下登基。”

这一次她将登基说出口,说的十分明显,让慕晋深听了,瞬间唤醒他所有的意识,他躺在床上抬起手指向容铮,艰难地呼吸道:“逆子,滚,滚过来。”

容铮走到他床榻边,慕晋深看见她就仿佛被刺激的精力百倍,他双手紧紧地揪住她的衣领问道:“你说,你亲口说,你是朕的孩子?还是...容王的孩子。”

容铮目光毫无波澜,她如实道:“我乃容王遗腹子,生母位贵嫡室王妃沈新兰。”

她回答后,便感觉慕晋深的双手忽然松开了,他的眼睛有那么一瞬间失神,最后变得空洞,等穆奉将慕晋深扶着躺下后,穆奉立即要赶人。

而慕晋深也不知道是不是悲伤过度的原因,他低沉着声音笑了起来:“果然如此吗?那一切也说的通了。”

容铮坐在床边没有吭声,穆奉在旁边也担忧地看着慕晋深开始变得自言自语起来。

“原来她连孩子都不愿意生。哈哈哈!!!”慕晋深张着嘴笑出声:“沈汝兰啊,沈汝兰,你就那么不屑给朕诞下麟儿吗!”

“哈哈哈哈哈!!!”

容铮在旁边听着,她沉默着,慕晋深就在那反反复复说着这一段话,开始是嘲讽,最后逐渐带着一丝哭意,到他熄了声。

穆奉还以为慕晋深晕倒了,他赶紧凑过去对着已经瞪着双目呆滞的他喊了一声:“陛下,您没事吧?”

慕晋深没有反应。

容铮便朝慕晋深伸出手,穆奉便要阻止。

她就提醒穆奉:“迟一步,你就要为皇伯的生死负责。”

穆奉立即收回手,他就眼睁睁地看着容铮给陛下恰了人中,等陛下有了反应后,她还俯身在他耳边道:“其实这一切都是皇婶的阴谋。”

“因为对她来说,是不是她的子嗣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接替她的野心。”

此话一出。

慕晋深的双眼顿时回了神,他逐渐凝聚视线,凝出一股强烈的视线盯着容铮。

随后好一会儿,他朝穆奉挥手,让他出去,只留下容铮在殿内。

穆奉不放心地出去了。

殿内瞬间只剩下慕晋深喝容铮了,容铮扶着慕晋深坐着,还给他垫了一个枕头。

慕晋深听到沈汝兰的存在,他也开始冷静起来了,或许对他来说沈汝兰是打击他所在的人,同时也是激起他希望的人。

容铮这一次,她再对待慕晋深再无任何隐瞒,将自己发生过的一切都告诉了慕晋深。

无论是自己母妃如何帮助自己活下去,还是华贵妃为何早早代替母妃死去?这一切都和二十年前,她们姐妹收下的一个预言有关,又或许,她们早就志在天下,而无论是父亲还是皇伯和她们都是志同道合,一条路上的人。

只是,人终究走的路不同,不同的人异途而归,也有的人半道崩折,能坚持到最后的人总是幸运的。但半道牺牲的人正好是父亲母亲,华贵妃。

老实说,容铮之前不懂为什么他们三位会留下慕晋深登基?

慕晋深当皇帝的资质不高,他只是个勉强的守成君主,又处于国力极快下降的时期,一旦他百年后,大燕或许连他这种程度的君主都不会出现,出现的可能只会是好逸恶劳,或者无法力挽狂澜陷入战争崩溃的末代君主。

现在她看见慕晋深冷静下来,决定和自己进行一次对话,她忽然明白了上一代为何要留下慕晋深了?

因为只有慕晋深能让大燕暂时缓口气,只有他才能让大燕不会一下崩溃,不会被舆国立马入侵不会被卫国胡人掠夺。

而舆国军队要进攻的时间也恰好定在慕晋深要驾崩的期间内,这里面无时无刻不提醒着容铮,慕晋深虽然能力不行,但也足以让舆国卫国不敢主动入侵。

他们只敢挑在最虚弱的时候进攻,那么这又让容铮发现了一件古怪的事情。

那就是皇宫内可能又舆国卫国的奸细,他正时刻盯着慕晋深的健康程度。

但也穆奉在,那个奸细藏在再深也不可能藏到现在,应该早早就被穆奉给抓起来,可穆奉为什么至今都没有反应?

容铮在接下来她已经不需要猜了,从前她就觉得原著里没有什么合理性,说什么战争就立马会爆发战争,完全没有诱导战火的因子。

而现在处于这个真实世界的容铮,她发现了战火的导、火、线,便是慕晋深。

容铮随着时间,她就发现的越多,心情也颇感惆怅。

慕晋深听了她对华贵妃的描述还有关于海市的存在,他忽然冷笑了一声:“这么说来,朕到头来还处于他们的算计之中从未走出来过,而朕以为他们死了,天下就将是朕在主宰,就会让朕说了算。”

“如今朕看见你后,忽然明白了那三人,即便他们是惊为天人般存在,却仍旧抵不过命运捉弄的三人。”

容铮道:“父亲母亲,还有贵妃,他们即便活着也不一定能完成天下大一统的事业。人的一辈子只有一百年,而二十年前的局势您也应该很清楚,舆国和卫国还有众附属强国,他们的国力是多么的鼎盛。”

“哪怕他们有意一统九州园,也无法违抗时势。可眼下却不同了。”

慕晋深便道:“舆国君主年老人衰,皇室处于内斗当中,而唯一的嫡子流落在外数二十年才归,舆国皇室内斗二十年,无暇管理朝政,使得朝内贪官污吏众多导致国力急速下降。”

“卫国君主控制力势弱,部落各汗主内耗十年,每一年大有问鼎卫都君主授封而争霸,搅得附近众小国无法安宁,大量搬迁辽国。”

“辽国中兴发展,李偲掌管十五万辽军精锐,攻打小国占领小国,而后在三年前又占据南镜半地区。”

说罢,慕晋深自我嘲讽般一笑:“料他们三人算计再多,也未想到现在的局势,他们若活着定会笑掉大牙,然后将卫国舆国一举拿下。”

“可他们都死了,就只剩下朕了。”

“朕却没有能力收复梁朝大一统时国力鼎盛的百万里土地。”

容铮见他有些遗憾又有些认命般地低头,她道:“陛下,您好好歇息,您安康,大燕才有安宁的一日,百姓才能少受一天战乱之苦。”

只可惜太后和江王并不想让慕晋深多活一天,他们也不知道即将面对着一场早就预谋好的战争,现在他们就跟舆国卫国内斗的毒瘤一样,令人感到失望。

慕晋深哪怕厌恶太子,此刻太子面对他这个篡位的人都能心平气和地说着江山社稷的大事,何尝不是在展现着自己宽大的胸襟。

他望着容铮好一会儿打量,才说:“朕原本以为你和汝兰很像,现在看来,你更像锦华和弟妹的结合。”

“我本是他们的子嗣,继承了他们拿到优点也是实属正常。”容铮的努力总算没有得到白费了,这一年来,她对慕晋深都没有抱着特地敌对的心思,这也是为什么慕晋深在过去的时候没有立即打压她的原因。

因为一个人对一个人的耐心和善意,对方是看得出来的。

容铮又道:“陛下讨厌我也没有关系,您也不必害怕我跟皇祖母,还有皇叔,被他们利用。”

“因为我从来只站在江山这一边,大燕安好,我便安好,大燕如遭难,我也有责任救大燕于水火之中。”

容铮看着慕晋深,她将自己的真心话都说了出来。

慕晋深眼神一深,他盯着容铮好半天,最后什么也没说,随即他抬起右手朝容铮的脖子上一掐,容铮也不闪不躲地盯着他。

伯侄两人的眼神此时此刻,都燃着一股凛意融不开的寒意。

而后,慕晋深的手再松开是,容铮却抓住他的手腕,什么也不说她用另一只在他的掌心里写了一条讯息给他。

慕晋深读出了信息内容,他瞳孔一震,浑身在颤抖,但很快他也镇定下来。

随即他闭上眼睛直接躺在床上。

七天后慕晋深被黄太医诊断,他陷入了永久性睡眠当中,恰好第八天,舆国主将宋闯带领五万军队突袭西北山区,西北山区原本还有很多人,因为前几个月镇口城建设大家都搬走了一半人,眼下舆国军队不止从哪里入侵西北,直接占领大半的山区,还血屠了几个村。

三天之内就杀死了五千无辜百姓,迫使山区百姓纷纷下山逃跑。

而舆国军队又跟变了戏法一样,分成三队,一队攻占山区杀燕民,一队攻占了西北最薄弱的北城关,最后一队更神奇直接横穿北边境杨家将后背,直接攻到了镇口城附近。

赵泸和沈元秋刚好有五千人马在此处驻扎,他们也没想到一夜之间舆国人居然跟从天而降一样来到了他们的眼皮低下。

起初大家都难以置信,或者说压根不信,可等附近几个村落被人舆国军队屠杀了,只剩下侥幸逃回镇口城的几个村民带血回到镇口城通风报信。

这才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赵泸万万没想到,镇口城刚盖完不到一半,居住的山民才过来了十五万人,舆国军队就杀到面前了。

而且对面黑压压一排看起来是先头部队,后头还也不少人。

赵泸目测了这股先头部队总共有八千人,他们五千人暂时还能抵挡住,只不过,赵泸非常疑惑这舆国军队是怎么进来的?

而舆国军队对着镇口城也是围而不打,倒是先切断了镇口城的通信路,各个出城的道路,然后还有持续往与河间府还有淮南富庶交趾处涌去的趋势。

交趾处恰好是关地大平原,一旦舆国踏进平原之地就相当于深入了大燕中间心腹之地,如果他们再顺利从交趾处北下五千里不出意外会直接攻打到京城里来。

原本舆国军队要到关地大平原就必须要先通过杨家军镇守的边关,才能进入关地大平原,过不了杨忠义这一关想入侵大燕简直是在做梦。

可现在舆国军队却诡异地绕开了杨忠义的军队。

这对常规军事家来说十分的荒唐,也十分的可怖,因为他们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赵泸顾不得再去寻找舆国军队进来的原因,他立即让所有人停工,所有人往镇口城南部撤退,而军队则是在被北边牵制舆国的先头部队。

舆国的先投部队非常猛,他们一口气先攻占了十三镇,还有八个城,直接掠夺了这些稍微富庶的地方作为后备资源存储之地。

然后舆国军队又卡在西北山区易守难攻之地作为了驻扎地,而镇口城新修的通道反而成为了他们掠夺十三镇和八城的通道。

这种先打掠夺物资然后运输在临时根据地的方式,明显是想选择驻扎在西北山区,构成一股威胁大燕西北的舆国势力。

而西北曾经是大燕太、祖、逃避前朝追杀的驻扎地,现在却成为敌人驻扎在此处,迫害着大燕一个北边八个省府后方的隐患。

赵泸第一次察觉到太子派他到镇口城真正的用意,如果他和沈元秋的部队不在镇口城驻扎着,估计镇口城会一晚上就被攻破,然后镇口城又是西北山区唯一的平地,如果舆国当时攻占了镇口城的话,舆国敌军主将宋闯就不用费时费力攻占十三镇和八城来扩大进军路线,增加风险,让自己的军队更加耗费军力来镇守这些地方的资源。

而眼下这个重要平地却被他们自己人守着,虽说现在镇口城被人保卫着,但他们还有南边的路可以跑,可以有迂回之地。

赵泸和沈元秋的五千士兵也可以抵挡一阵子,拖延时间让朝廷来支援他们。所以赵泸冷静下来后,他反而觉得眼下的局势虽然暂时不利他们,但随着时间越久,他们的优势反而越发突显出来。

只是不知道太子殿下那边有何打算?

而现在朝廷中早就乱了套了,谁也没想到大家和平安生了二十年,又发生了这种敌国入侵的战事。

朝廷如今都是一些文官在把持武将调任,他们不擅长兵事城防,而武将又是一批早就被慕晋深换下来的年轻人,要么不会打仗要么就是只打过山贼。

整个大燕会打仗的军队就只有杨忠义和江王,还有容王旧部。至于慕晋深所扶持的藩王军队,他们一个个在东部离的太远了,所以远水救不了近火。暂时用不上他们。

于是,朝廷的百官开始议论纷纷起来。

葛秋也被困在镇口城,他堂堂兵部尚书在战时的意见是很重要的,可惜葛秋被太子殿下派出去了。

大家对太子派走葛秋一举也颇有怨言,认为太子在建设方面也许十分优秀,可战时,一个舆国军队还是直接打得她措手不及。

当下以杨威赵飞虎等武将极力建议尽快出兵镇压舆国军队,以免镇口城部队被舆国吞并了,更何况镇口城是西北山区腹地,如果被舆国军队掌控了,就真的是将这个西北山区交给了舆国军队,到时候西北山区本就靠近舆国的边境,舆国再大量派兵绕过杨忠义的军队,从西北后方攻入大燕,那才是最致命之处。

这样舆国不仅避开了杨忠义的战线,还会因为杨忠义为了抵御他们拉开战线绕到西北,而导致北边境兵力薄弱,到时候舆国军队再向北边境入侵,那就相当于直接插入了八个省府的要害之地。

现在只是一个西北,到时候说不定会损失八个省地。

舆国这么做直接引起所有人的恐慌,因为杨忠义的军队不能动,现在能用的赵泸被困,只剩下朝廷这些平常重文弱武的人除了指手画脚还能做什么?

甚至还有一个大臣惊慌之中向容铮提出暂时求和安抚舆国突袭军队,再找出舆国从哪里进入西北的通道,因为这才是真正的危害之地!

容铮面对这些以找出西北危害通道为由的求和派,她毫不犹豫地对着他们摇了摇头,失望至极。

千秋拓见求和的官员中有一位是自己的同僚,他当下怒斥道:“这不是还没打入京城,你们何至于如此惊慌!还是说,你们被二十年前吓破的胆子还没有捡起来吗!”

“枉尔等为朝中大臣,下官之表率,战前如此怯事不但影响军心还影响君心!尔等该当何罪!!”

二十年前正是九州鼎那一场战争,容王战死的那场战争。

千秋拓平常上朝都是一个挺温柔的人,现在他如此震怒,反倒让不少惊讶起来,同时他们也对主动求和的求和派纷纷指点起来:“糊涂糊涂啊,太子殿下虽未经历战争,但尔等作为资历在先的前辈却在晚辈面前失了分寸。”

“我大燕军队所向无敌,杨家军更是没话上,你何至于害怕?”

“正如丞相大人所言,尔等怯弱之心,让我等羞与尔等共站在一地。”

“若是没有血性,你们就给滚蛋!”

“丢人现眼的懦夫。”

那个大臣被同僚们羞辱的无地自容,可他认为自己说的并没有错,就因为他看齐了西北的局势,目前为止是没有适合的军队镇压他们的。

尤其是从京城的这些官弟子兵,有几个肯上战场的。

此人怕的就是朝廷派兵可以,但派的不是那些像样的人,而耽误了战事。

而那人坚持道:“太子殿下,赵飞虎或许可以出兵前行,但眼下镇口城附近重地已经被敌军占领,他们的目的明显是要吞下镇口城,然后通过他们来时的通道继续不断增兵。”

“太子殿下所谓兵贵神速,求和是缓兵之计也是良策啊!”

容铮就看着这个人在面前推荐自己的计策,还拿缓兵之计作为理由,不得不说这非常适合纸上谈兵的人,而这个人恰好是户部尚书杨松贵。

杨松贵又说了一番缓兵之计,以退为进,瞬间让那些骂他的人冷静了起来。

只要以最后收复西北为目的就行了,他们只需要跟舆国军队耗就行了,反正迟早是他们大燕赢。

随即有几人的立场不坚定起来。

容铮却有意附和一声:“缓兵之计,拉长战线消耗舆国军队的同时也可以找到他们深入我地的通道,此计非但可行,而且两年之内必定可以耗死舆国五万敌军,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再为我大燕未来二年因敌军而死的万万无辜百姓而偿命。”

她的一声附和充满了煽动性。

同时也羞辱了杨松贵的主张。

很快,赵飞虎看着太子逐渐有了战意的态度,他立即觉得自己看到了立战功的机会。

自从上次剿匪被文官们盯得紧,以此作为借口打压他,赵飞虎处处就被压一头甚至差点被调到蛮荒之地镇守了。要不是太子殿下三言两语敲打那些针对他的官员,并且在话语中有谅解保护他的意思。

引得那些官员不敢轻举妄动,说不定他早几个月就被调走了。

眼下太子殿下遇到战事吃紧,自己家的人又在镇口城被围住,他怎么能袖手旁观。

同时给太子殿下报恩的时候到了。

赵飞虎当下站出来道:“末将愿意带人前往西北,驱逐舆狗,收复十三城八地,解困镇口城,保护西北数十万百姓免遭战乱!!!”

假太子替身小说的作者是琉璃仙草,本站提供假太子替身全文免费阅读且无弹窗,如果您觉得假太子替身这本书不错的话,请在手机收藏最新网址:www.douluoxy.com
上一章:第214章 慕晋深醒来 下一章:第216章 旧制度弊端
猜你喜欢: 假太监:从咸鱼到天下霸主 重生之都市修仙 斗罗大陆3龙王传说 圣武星辰 天下节度 济公全传 太子妃她有病 花瓶 造化之主 天之逆子 [快穿]天生男神

斗罗大陆网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1 斗罗大陆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