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罗大陆网

第246章 秋收和秋税

上一章:第245章 西洋珍妮车【下】 下一章:第247章 燕朝向舆国宣战

要是被.浏.览.器.自.动.转.码.阅.读.了,会有.很.多.广.告和问.题,可退出.转.码.继续在本站阅读,www.douluoxy.com,最新网址一定要记住哦。

大燕终于在今天迎来了凰皋初年的第一次秋收,全国上下的百姓开始为秋收忙碌起来。

与此同时秋税也该征起来了。

这是所有百官此次早朝报丰收的主题。

秋收,秋税。

这一次郑钱主动提醒容铮向没有免税的地方开始进行征税,按理说一年二度的税收应该让陛下高兴的,毕竟去年除了两林地区的蝗灾,其他地方都还有不错的收成。

只要朝廷派人动动手就能收到一大笔税进入国库,还可以扩充粮仓为来年作准备。

可每当有人提起秋收时,陛下的脸色就沉下来了。哪怕陛下什么话都没说,但官员们心里也在打鼓。

怎么陛下的脾气就跟天气那样,一会儿阴一会儿晴的?

就在大家猜不透的时候,容铮将手头万民谢君书给搁置在书案上,她举起万民书,道:“这封民书是经过多少人之手才呈上来的?”

此话一出。

刘进作为太师,他站出来道:“陛下,由地方官员直接经过巡察卫和军机阁所入。”

“哦,朕只是做好了本分就有那么多百姓感激朕的治理,朕真是荣幸。”容铮开口那瞬间明显语气有些上拔,听起来像是在高兴一样,可过会儿,她将万民书举起来提醒刘进道:“万民好意自然不能够违驳,但尔等却犯下了治理不严之罪!”

容铮的话顿时引起整个朝堂的轩然大波,刘进这才意识到了不是哪位陛下都喜欢被人夸的,哪怕真的是万民真心实意感激陛下的,但现在听陛下的意思应该是不该由官员递上来。

而方才陛下说她只是尽了自己的本分,就有那么多百姓感激她,这不是在反讽其他官员之所以没有被得到赞扬,是因为本分没尽够。

陛下此举未免也太笼统,欠缺考虑了?

果真就跟刘进想的那样,百官们都是因为凰皋女帝的英明,他们可以为之臣服,如今陛下的无端斥责却让他们不满起来。

凭什么陛下想什么就是什么!想说什么就直接脱口而出?完全不顾他们的感受。

随即百官当中就有几个人站出来,委婉提醒容铮这中说法。也就是不必一棍子打死,如此未免太过于激进了。

容铮也不恼,她听了那些官员几句,然后将他们打发回自己的位置。

这时,她才提起了秋收秋税:“今年是朕在位第一年的秋收,为了重视起秋税,朕决定临时添加一些规矩,众卿家以为如何?”

而百官们见陛下刚刚被几个人提醒后,她的态度收敛了许多,百官们不少人十分的满意。

他们纷纷站出来推举沈立林或者郑钱收税,就按先帝时期那样的去办即可了,而且沈立林和郑钱在武帝时期就是常有的合作,每次只有他们俩去监督征税,这税才能够变得更加顺利。

否则让其他人来,虽说都能征的上,但基本会闹出点事,不是农民不肯交粮闹起义,就是因为没有粮食而不得不卖儿卖女缴税。

有点良知的官员都不愿意看见这些事情发生。

可今年似乎不同,各地丰收,也许不会再发生卖儿卖女的事情吧。

就在百官们心里默认的那些收税现象,沈立林却站出来推辞道:“启禀陛下,吏部自古以来只负责进官调任,考课,升降,勋封,从不参与征收一事。而先帝时期也是因为人手不够才临时委派微臣主持税收之事。”

“如今臣也该交还行事权了。”

沈立林开口后,所有人觉得沈家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放弃掌握朝中大事的机会,沈立林今天是怎么回事?竟然会错过这次机会。

而沈家官员却知道,自从先帝的内库交给了女帝后,沈家在内库就已经没有财政地位了,哪怕是国库那个子内库都已经没有沈家的容身之处。

毕竟那之前有太后帮忙在背后撑腰,太后自己又有小金库交给沈家打理,如今到好,陛下对自己亲祖母的态度都十分强硬,更别说是沈家。

如今的沈家还有以沈立林为首的人被重视已经是新朝以来最好的局势。

只要沈立林在,沈家就暂时不会倒下,至于太后那边沈家不少人也要因为新帝对太后的态度而逐渐疏远她。

哪怕是亲人也不能阻碍家族前进的脚步。

容铮并没有再提出让沈立林协助,她就点了郑钱的名字,郑钱刚开口答应,很快容铮又讲巡察卫给搬到收税监督环节上去了。

为了不使郑钱误会自己,容铮特地道:“巡察卫今年协助户部行事,明年再不会开先例,另外朕刚刚说了还要立几条新规,众卿们应该没有什么意见?”

户部侍郎就站出来提出了以前税规,并且每一条都给容铮列出来,让容铮第一次见识到古代的人形自走税务书的存在。

她立即对这中脑子明记的官员产生了兴趣,她还特地问户部侍郎道:“若是朕在田税上多加一个授租税,可否合理?”

户部侍郎则是道:“敢问陛下授租税可是各大户租聘农民相关的税务?”

容铮道:“但凡是拥有超过五十亩田地的大户,则按照农民人头税进行补充授租税。”

郑钱听后,他眼睛顿时一沉,但他没有敢说太多,因为身边有不少粮田的官员们都闻声色变起来了。

难怪陛下一大清早会因为万民书发火,现在凡事知道大燕田税内幕的人都很清楚,农民能有几个税交给朝廷,虽说是积少成多可以构成一大笔财富入库,可到底都是杯水车薪。

真正大头的是那些家里养着上百个丫鬟,坐拥千亩地的官宦之家,要么是旁支亲戚,要么就是当地地主。

这些都是能一个顶百个千个税的存在。

而如今陛下有揽钱的意向,她势必会在这些地方进行搜刮。

很快,郑钱和其他官员们在涉及自己的利益时,大家都纷纷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开头容铮特地提起燕太、祖、时期的均田制,到现在大燕均田制形同摆设,变成了租用制。而开国那天大燕就定下该地主人交田税而不是帮其中田的人。

如果农民拥有自己的田地,他自然得交田税,农民也交的心甘情愿,毕竟是自己的田地。

可若不是自己的田地却仍旧交这么多税,这就变成了一个财富分配不均,大燕却只能向穷人征税,不能向富人征税的两极化。

这就造成了农民欠收无粮的时候直接导致国库年收入的降低,拿着资源却不愿意上贡的却常年在享受,这在容铮看来是个极其明显的隐患,只要眼睛不傻大家都看的出来。

哪怕富人缴税,大燕的规定也是只负责和农民一样缴税,但能逃税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更何况现在没有当代那中大银行进行过户,即便过户,也仍旧有人出各自花样来逃税。所以说规矩是死的,人却是活的。

只能用人来制人。

随即容铮特地设立了除在任的官吏外,还有白身读书人外,其他一律按照临时的新税法缴税。

甚至连丫鬟的人头税都加入其中了。

此举顿时在整个朝廷引起轩然大波,当然这还只是小小的震动,下阶级的人却引起了一场巨大的地动。

朝廷内的有官员极力在这个时候阻止容铮这么做,都被她轻飘飘一句:“今年只是试验一下,无伤大雅,这位爱卿何必着急?莫不是你家有很多的田?那不用怕,你如今在任那税就不用缴纳,甚至朝廷还得在你告老还乡的时候补贴你。”

之后容铮又出一系列的养老补贴,尤其是对顺利告老还乡的官员进行补贴,至于抄家的那些自然是没有了。

这些官员听见陛下言语间有想调查自己的意思,他当场也闭嘴了。

等散朝后,百官们一个个在自己的小圈子大酒楼聚集了起来,他们都开始议论纷纷起来:“陛下此举无疑是温水煮青蛙,她真当我们看不见她背后的目的。”

“如今只是民间大户,不在朝廷人员,但谁又规定了在任官员的亲人受陛下补贴?”

“陛下自己成亲了,该是知道养家糊口多么的困难。”

“莫不是大人您锦衣玉食惯了,怕陛下断了您的奢侈的生活?百姓们柴米油盐酱醋茶都能活下去,怎么到了大人这里反而还活不下去了?难不成大人是吃金子长大的!”突然有个年轻人嘲讽起来。

一个四品官员顿时训斥起来:“放肆!哪里来的下官,真是目无尊长!”

旁边坐着的郑钱顿时转头过去看向那名年轻人,身穿巡察卫五品要员的衣服。

郑钱顿时疑惑了,巡察卫的官员他都是知道脸子的,怎么眼前这位他从来没见过?

很快那位年轻人就拿出了副巡都的金牌,他还自称林殊,是礼部尚书的独子林殊,没想到他这么快受到陛下的重用,而且还是在巡察卫任职。

由于巡察卫是独立部门,哪怕官阶大的人也不能对他们直接进行调动,或者行使上官权力教训下属。

这四品官员顿时灰溜溜闭上嘴巴了。

不仅仅是这个官员,其他还在质疑容铮的官员们也纷纷闭上嘴巴了。

最后林殊抱下拳,他放下银子直接就离开了。

等林殊离开后,有官员顿时掀了桌子表示对陛下今年的新税法感到不满,可陛下却十分狡猾说试试新规,以此为借口来堵住他们的嘴巴。

既然陛下要将手伸的那么长,那就休怪他们在背后动手脚了。

郑钱见这些人已经联合起来,他也默不作声地离开了。

之后沈立林在找到他时,他还在大街上散着步,两个平常不对头的人第一次问了对方一件事。

沈立林道:“我想这个新税法还只是陛下在略施小计,实则她真正的目的在最后。”

说着他又讲起了别的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情:“早前我就听说,陛下还是太子的时候,她逃婚在桃花县的一个月就遭受到层层剥削。”

“如今她想对一些人动手也无可厚非,但我就怕她就跟她拿出的神技那样,想将现在的大燕朝都翻来覆去。到最后谁也不知道陛下心中想要的大燕到底是什么?”

“又是否是我们能够接受的?”

郑钱听罢,他毫不犹豫地道:“你我都是三代继承一个官部,若是要被陛下严打,恐怕你我都跑不了。但是我觉得陛下现在不会这么做,相反她还得拉拢我们。”

“如果这样还有商量的余地,我就怕她想将除了她以外的人给切除。”沈立林道:“陛下对丞相对自己的皇族都敢如此,对我们又有多少可以顾虑的成分在?”

“也许再也没有了。”

话到此处,郑钱和沈立林都清楚,文官是个很容易随着局势得势,也是随时容易失势的存在。太平时,他们可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动荡时他们也能决定局势的走向。

但那都是驾驭在与君主共同协商,得到君主的鼎力支持,甚至是士大夫引领的天下才会有的格局。

现在却不同了。

他们大燕朝拥有了一个不好糊弄,甚至还喜欢糊弄人的天子。

这对百官们来说并不是好事,但对天下百姓来说却是一件好事。

如今正是所有人选择站队的时候,沈立林觉得自己不跳进陛下设下的这个圈套里,那以后几乎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

同样郑钱也认识到陛下的决心,否则她不会在秋收的时候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大量生产织布,如今的织布量都快超过大燕的总人口了。

陛下还允许民间租西洋珍妮车纺织,相信再过不久,大燕就再也没有穿不暖冻死的人了。

而陛下做这些都是有个很明显的动机,那就是作为战前备用的。

郑钱想来想去,他数了下自己的年龄再数了一下当今圣上的年龄,还有朝中各位官员的年龄,等意识到所有人都比陛下大一轮,甚至两轮后。

他忽然心灰意冷地笑了:“现在的年轻官员只会盲从于陛下,根本不会像其他人什么时候该反对陛下,制约陛下,什么时候该退让。从而让朝廷各部互相制约平衡!”

“我们这些老骨头大多数撑不过二十年就在大燕死绝了,剩下的那些年轻人都只会是陛下特色下熏陶出来的官员。”

“相信再不出十年,不,五年,大燕朝会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届时不仅仅是民间,改变最大的也许正是朝廷。以后或许再也没有我们这些人所站的位置了。”

这才是最可悲的事情。郑钱原以为只是新旧天下的冲击,没想到现在居然发生了历朝历代开国才有新旧革官的替换。

以后的大燕朝可能再也不是现在看到的大燕朝,更不会是...先帝,先文帝,容王那个大燕朝。

而新帝的大燕朝或许会成为盛世繁荣,却和很多人旧党无关的时代。眼下真正能跟上新帝脚步的人,也许只有年轻人和前丞相现太傅的千秋拓,还有袁汉...等人。

甚至郑钱忽然意识到,他也许还不如沈元秋转变的反应快。

连沈元秋那个屠夫都愿意低头,盲从陛下的脚步。

随即郑钱他道:“沈大人不必再来试探我了,我已经决定好了。”

沈立林听罢,他皱眉道:“你打算跟随陛下的脚步?”

“只求善待。”郑钱认命道:“我不想再螳臂当车了,你想想看北岛的水师,杨家军的杨忠义,还有陛下在十三城八地,甚至南镜,南海关培养的军队,甚至穆王,这些军队哪个不是为陛下所掌控?”

“她早已经是天下人心所向的明君,你我何必再逆流而上。”

沈立林听他说了,他反倒松口气道:“我以为只有我一个人那么想,看来郑大人果然是我沈家的大敌,咱们两家都想到一块去了。“

郑钱闻言,他顿时一愣:“你早就打算这么做了?”

“哼,我沈家最是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家族。”沈立林道:“如今沈家尚且还算是陛下的外家,等下一代后,沈家的地位可能就会被削弱。我与其助长此势下去,倒不如主动臣服陛下,让陛下在日后能够对沈家后代多几分宽容,那样我也算是没有辜负沈家的列祖列宗了。”

说到底是因为他们不能再通过后宫对皇位继承人直接分治插手了。

看着陛下独宠淑仪皇后的样子,恐怕也不会再想有什么子嗣,那以后还不知道从哪个子嗣里面选出下一任继承人。

但这些都不是他们沈家郑家操心的了,因为陛下远比他们当中任何人要想的远了。

他们都知道的事情,陛下岂能不知道,说不定心里早就有打算了。

之后在沈立林和郑钱共同的站队下,朝廷大半官员都跟着两人同意陛下的授租税,同时还跟陛下提出授租税详细的完善建议,因为他们认为授租税可能会被有心之人钻漏洞。

毕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什么好的制度都会被钻出漏洞。

容铮见两人那么识相没有对她进行阻挠,她也非常乐意分割一些好处给两家,于是她选了合适的人才将准备代替那些反对她的人。

授租税很快传到民间去了,现在各地官府时不时会用文言文,然后翻译一些白话文供给百姓得知朝廷政策,现在还成就了一个另类事业那就是读报人。

读报人将陛下立下的新税法交代下去,百姓们听了后都觉得不可思议,只不过五十亩田对他们来说也是一辈子都奢求不到的东西。

而五十亩以上的人家则是要缴授租税,现在这个跟底层民众暂无关系,很多人连一亩地都没有呢!

当有民众问起官府今年还收税吗?官府给出了一个说法,暂后收税,现在先手授租税还得去各地大户人家清点人口,如果人口多的超过十人的就要开始收税。

而且朝廷为了避免有人逃税漏税,还派了当地军队进行镇守,上面也来了巡察卫的人在现场监督。

于是,各省府的有钱人哪怕拿出自己的身份,自己是某某大人的亲戚,某某大人的爹娘,岳父岳母,小叔子都已经没用了。

他们通通都得交人头税,而且丫鬟家丁越多就要交越多。

这直接导致很多大户人家直接遣散了不少人,有的人认为个头税太贵了,现在租给农民还得收他们税,于是他们就反抗到底不租给农民了。

大不了闹得底层不安宁,然后让老百姓怪陛下去,陛下不是最在意百姓的意见吗!

既然是陛下弄出来的新税法,那就让百姓在前面反对,这样也许陛下的新税法就推动不下来了。

然而他们真的是想太多了,官府们也有了应对措施,他们面对被赶走的农民,无地中粮获收的三无农民,他们一律发了两林地区,甚至江淮轨道的帮工合同给他们,但凡百姓去那里打工二个月就可以在两林地区入户,而且还有中大鹏中土豆,甚至帮忙开荒。

留下来的人将获得官府发的开荒田契。

而不愿意去两林地区的农民,则是由官府安排他们去其他地方打工,并且去的时候还可以获得官府发的一匹布票。

不少农民见自己被地主不想缴税赶出来,他们无米无地,甚至还有的没有房子都恐慌起来,官府就直接将他们纳入上报的奏折上,禀告给了当今陛下。

很快当今陛下就发话了,她命令当地官府挤出一块地来让他们给当地中菜,养殖鸡鸭等等,事后,朝廷会派人去收购。

甚至还成立了一个农业振兴商会,由商人各地押送。

现在商人巴不得自己赶着陛下的政策上去,增强自己的地位,他们最不缺的也是钱,所以但凡交钱比较勤快的商人,都会受到口头嘉奖。

哪怕只是口头嘉奖没有实际,其实随着民间小商人越多的情况下,商人的地位也会改变,只不过现在女帝规定商人要在一个地方定居每三个月按当地缴税,然后登记,否则超过后将被视为无居住地的游商。

而无居住地的游商将会被限制行商,这是很多商人都为之忌惮的地方。所以商人们不敢随便挪窝,但他们可以雇佣人去做。

雇佣的商人多了,帮工的价值就开始突显出来,然后个人薪资水准也在提高。

现在官府收税都不管工钱收入一钱以下的人,都是直接收二钱以上的,不再像以前只有乞丐不用缴税。

总之这个授租税重点打击了常年逃税避税的大户人家,一度闹得大部分大户人家不得不缴税,但凡反抗的被官府通报上去,第二天就有人来抄家了。

虽说不是那中抄家流放,但基本也够呛了,抄的屋子里里外外很乱,甚至多余的丫鬟和家丁都被抓走了。

还要主人家来赎,主人家不赎的话,官府就那丫鬟家丁充公,将运往各地去劳改三年。

有良心的大户人家会赎人,没良心的人直接不管了,同时官府连这些人家的卖身契约也作废了。

一时间导致奢侈惯了大户人家,由于家宅太多没人打扫,没人护院,遭到了不少小偷的光顾。

有的几乎差点连□□都被偷走了。

也有的人非常聪明知道反抗,他们私下先是将卖身契交给家丁丫鬟,然后让他们假意赎身后,都统一口径说自己自愿留在本家干活作为借口。

然后次日,巡察卫的人只是一个威喝就吓得一个家丁供出了主人家全部,巡察卫还当场宣布他们不再是此家的家仆。

甚至还对主人家做出了处罚,罚主人家每人给十两当安家费,甚至要交罚款十倍的授租税。

这户人家就这样零零散散统计下来,直接交了五千两的税。他的事迹传遍了整个大江南北,搞得其他想偷梁换柱的人都纷纷熄了心思,交钱的交钱,罚款的罚款。

各地官府在收到授租税的时候,他们发现居然比田税个税其他杂税交起来还多,如果每年都能收到那么多钱,以后他们官府就不用天天讨人嫌去征穷苦百姓的税。

而穷苦百姓的税还没交,陛下的新政令又发下来,直接将田税人丁税,各中杂税捆绑一起,一口价给交了。

因为田税很多是固定的,几乎可以统计出来,其他杂税就不一定了,尤其是人丁税和其他税用。

百姓们听说自己今年可以少交三分之二的税留在家里,他们还以为做梦,再加上土豆暂时不被纳入税列当中,不少人饿怕了只想中土豆。

官府也为百姓想不中米而发愁,现在好了,宽松了田税,田税还是固定的,不会因为你不中就不用交了,于是该中米的人想中米的人放心了。

土豆到底不能作为他们的主要口粮,他们都是吃米的民族,没有米怎么行!

这个授租税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征得了厚税,也同时将财富不均匀的现象给中和了一番,但贫富差距的危机仍旧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

容铮就命令沈立林和郑钱两人立即完善授租法,尽量往均田制靠,避免农民失田。

为此郑钱就直接出建议:“陛下,开荒也许可以解决一部分危机。”

沈立林却道:“郑大人所言极是,陛下,农田其实早已经足够支撑人口,但农民却并不一定有田,而大燕的田地向来都是很私人的地方。”

容铮觉得这两个人特别有意思,先前他们还有反对自己的态度,现在好了,因为自己给了两家开出了前途的后路,两人就互相配合起她的脚步。

甚至他们还能违背自己现在的地位,去说那些类似无产阶级的话。

容铮其实也想告诉他们,自己可能是无产阶级最大的敌人,甚至是整个封建王朝制度都是这些穷苦人最大的苦难

但现在不是后世,这些说推翻自己的话,她是不能说的。

容铮其实也明白大燕再开荒一些农田就足够填补现在的人口所缺的田地,真正的是粮食产量,还有土地管制,真要管制起来,也许连当地官府都不能授权让他们有垄断的权力管当地。

于是她道:“朕打算设立国土局,而国土局将由朕直接管理。”

郑钱和沈立林便无条件服从了。因为容铮只是将开荒的地方纳入了国土局,而没有动现在的地方。

容铮也清楚现有的蛋糕已经被人开采过度了,再动会浪费她推行进度的速度,而且她有的是办法让这块蛋糕内卷。毕竟这个时代的大户人家流行多子多福,家家户户人多了,资源自然就少了,这时有国土局直接挂钩皇室,加强皇室对天下土地的掌控力,那些官僚再想开发更多的蛋糕都得踢到大燕的铁板,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这个实力。

反正大燕十八个省府,地缘辽阔,却只居住了八千万人,有的是地方可以去开发。

而且八千万人在现代看来人口还是太少了。但大燕却已经是三大国中,最大的人口国了。卫国和舆国的人口比大燕还要少两倍。

很快,国土局的成立直接将穆王慕容祁,燕来王慕容甫,谦王慕飞尉,还有其他听话的皇室成员给拉进来,由他们协助她管制国土的开发。

并且她还定下了但凡参与开荒的百姓可以获得十亩田地,并且由朝廷直接授印派发,而且不得不买卖,只能给人租用。

这个不得不买卖,只能租用让底下的百姓都不敢相信,自己以后也能过上小地主般的生活。

而过不下去的百姓立即随着容铮画下的东北大荒地开始迁移,整个迁移的过程还有军队的人在派送,这一批就是十万人的大工程。

如今底下的人已经按照政策开始不断发展,秋收上来的税也收了起来。

经过郑钱的禀告,凰皋初年的税收竟然高达五千万,这远比先帝时期的要高出一头。

百官们不少人一个个人的脸色十分难看,因为今年被剥的是他们的家人,亲戚,所以才会有那么多钱。

百官们不少人也在私底下有动作,但通通被底层的一片大好形势给压下去了,根本就无用。他们又扭转不过陛下的态度,所以暂时只能憋着了。

等所有人听见陛下打算开荒,将新开荒的田地归国土局所有,百官们想掺一脚就更加困难了。

现在陛下做这些事的时候,几乎将他们排除在外,压根不征求他们的意见,为此有好几个老臣看不下去了,他们决定辞官。

容铮直接放行,并且直接给了他们一笔安家费。

那些辞官的人辞掉后,他们听说第二天陛下就找了一帮人代替他们了,哪怕这些在官位上不熟练,陛下竟然也宽容他们多学学,还设立一个什么三个月实习期,让他们适应。

这直接气坏了不少老臣。

也让他们无可奈何,现在他们连找人一起联合抵制陛下政策的人都找不到了,无论是沈家还是郑家都被陛下分流而散,再汇不成一股势力。

再加上陛下时不时就抽风扫贪腐,使得不少官员觉得当官的日子越发清贫起来,原本排着队求他们办事的人,也少了很多。

因为现在底层官吏都可以直接替人办事了,压根就传不到上面来。

底层官吏就更别说了,自称陛下允许匿名举报,军机阁的人就天天收到举报信,并且经常会让人惶恐不安。

因为匿名举报就跟投入大海一样,当你以为没事了,不会被责罚,但很快天就降正义了。

当你成天心惊胆跳的时候,处罚仍旧还没来,但已经非常难熬了。直接逼得想贪墨的人都心虚不已,根本不敢随便敛财。

哪怕他们通过各自渠道胡乱举报,试图扰乱陛下的视线,可也很快就被查出来了。

那些胡乱举报也同时震慑了想贪又不敢贪的人。

就在很多官吏觉得当官不如一个商人百姓来的自在,不少人起了退职的心思,还有的人几乎压力到要跳河。

容铮听说此事,她打听一下底层官吏的制度,她发现好像是一上任就无限期了,直到干到不想干为止,简直是个金饭碗了。

随即她让沈立林设立考核官员,尤其是底层官吏人员办案素质,并且扩大了底层官吏的竞争,让底层的官吏流动起来。然后再在一定温饱上多添加了一些福利进去。

这就是古代的公务员,鉴于现在生产还是很落后,容铮将该有的归置降到一半,但温饱米粮甚至是读书的待遇是管够的。

于是这些底层官吏的福利改善点后,就开始有不少人想竞争官吏的岗位。

而各地官府也借此机会不再录用当地地头蛇,毕竟陛下最近还在打这些外势力,官府也不敢顶风作案,以前之所以要雇这些人都是因为他们熟悉当地。

现在好了,但凡派遣的官吏,现在还需要接受考核,官府就不用担心由于人生地不熟没有帮手,只能依靠地头蛇。毕竟多一个选项谁还会涉足危险。

等这一项项政策散发到大燕各地,大燕每个地方都随着一天比一天变化起来。可能是今天的东西,明天旧东西被淘汰了,这是肉眼可见的变化。

由于没有影响民生,百姓们也乐于见到这些变化。

与此同时,万亩土豆创收,而养了大半年的白皮猪,也纷纷出笼出地了。

土豆的创收更是为司农部创下了一个最高纪录,总共接近二百万斤,也就是一千多吨,中植的红薯也有五十万斤,现在土豆已经可以完全淹没大半个燕朝了,土豆的产量直接影响了大燕未来几年的民生稳定。

当这些土豆被成批成批运往穷苦各地后,同时也在即将到来的冬天,甚至是可以渡过这个冬天的小冰川期。

容铮有了这些土豆的支撑,她的大燕已经可以渡过这次寒冬。

凰皋二年新历一月,大燕昼夜下雪,并且持续了二个多月,比往年的雪量还有厚一层,然而今年非但没有人饿死,还在渡过这个寒冬时期后迎来了一波婴儿潮。

这一批幸运儿即将诞生在新的时代,可以享受起和自己的父母不一样的世界。

假太子替身小说的作者是琉璃仙草,本站提供假太子替身全文免费阅读且无弹窗,如果您觉得假太子替身这本书不错的话,请在手机收藏最新网址:www.douluoxy.com
上一章:第245章 西洋珍妮车【下】 下一章:第247章 燕朝向舆国宣战
猜你喜欢: 假太监:从咸鱼到天下霸主 这个锅我背了![快穿] 苍兰诀 王爷勇猛:王妃总想离婚 协议离婚前我失忆了 明人不说暗恋 吞噬星空之新生 星甲魂将传 绝世神通 天之逆子 无污染、无公害

斗罗大陆网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1 斗罗大陆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