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罗大陆网

第250章 初夏宣战之时

上一章:第249章 舆卫同盟抗燕 下一章:第251章 燕国反击战【上】

要是被.浏.览.器.自.动.转.码.阅.读.了,会有.很.多.广.告和问.题,可退出.转.码.继续在本站阅读,www.douluoxy.com,最新网址一定要记住哦。

卫国主动与燕国交好,并且对燕国行使最高卫国规礼进行皇室密切交流,俗话来说便是联姻。联姻结亲是卫国皇室出了名的手段,但凡答应和卫国联姻的国家基本会和卫国守盟约,所以说卫国作为盟友地位来说是被许多小国信任着,甚至是拜俯。

不少小国都是通过联姻基本可以瓦解国与国之间的摩擦,以个人牺牲换取国度暂时的安宁。此一行卫国面对燕国时却对大燕的女帝为难了。

卫国的皇子听说大燕女帝还有皇后,自己作为男人嫁出去已经很丢脸了,还得雄伏于一个女子之下,简直是双重耻辱。所以卫国的皇子皇孙通通不愿意联姻,哪怕有利益可图也不愿低头,更别说人家女帝妇妇早就伉俪情深了。

卫国上君宋兆见此,他立即请求父亲卫国国主说服一个未婚皇子联姻,国主反倒是袒护幼子,甚至还满口胡言让已经有妻室的上君主动联姻,这位国主对贤明的卫国上君说的此话,一度引起过卫国民间很大的怨愤。

好在卫国上君宋兆得人心,他自知已经有妻室的人,还只是燕国级别的一位亲王,所以哪里有资格跟一个女帝联姻,更别说女帝不答应。

于是,他再去请教郭俊师能否送公主去和燕国的亲王联姻,而他瞧准的便是燕国穆亲王慕容祁,听说他十分受女帝重视,所以只要和他联姻应该也能达成卫国的目的。

结果郭俊师却希望卫国上君宋兆能够将自己的亲妹妹送进大燕女帝的后宫去。

卫国上君宋兆顿时震惊不已地喊道:“怎么可以!本王的胞妹流落民间数年,如今好不容易回到母亲的身边享了几年的福,本王现在还得将她送出去联姻,你叫本王于心何忍。”

郭俊师极力建议道:“臣下建议通过大燕皇后,可征其同意,再并入燕帝后宫。”

卫国上君宋兆还是铁着脸不想答应,直到舆国新任国主发下来的文书通知卫国派人联姻,而且还是他的胞妹,卫国上君顿时脸色一变。

别人也许不知道舆国新国主的本性,可他却十分清楚的,他在舆国通过胡人眼线得知舆国新国主日夜找寻与燕帝有关的画像,分明是对燕国女帝有非分之想。

而且新国主又有嗜杀的毛病,如今听那些所谓的舆臣说国主尚且克制,他们会督促新国主改掉这个毛病,显然宋兆是不信的。

宋兆便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他道:“莫不是俊师早就猜到舆国国主指名联姻的人是谁?”

郭俊师便道:“臣下并不看好现任舆国国主,哪怕舆国通过他建立起新火器军营,提高了数倍战力,舆国与燕国的差距终究还是在逐步被拉开,总有一天人们迟早会发现,一个打破世俗之人偏见的女帝,光是她的存在和成就就远比如今三国历代任何帝王更为出色。”

郭俊师对容铮的评价极高,宋兆也不得不随着郭俊师的看法而转变。

他道:“那依俊师之见,此人是否也有驾驭九州园之上的野心?”

郭俊师却道:“历朝历代谁没有这份野心,她不过是复前人所想,步前人往路。”

宋兆觉得这是个危险的信号,随即他护妹的心情也悄悄沉了下来,最后他再三询问郭俊师,将妹妹嫁给燕国女帝难道是最后的手段吗?

郭俊师反复如此建议,最后宋兆便答应将妹妹宋婉清嫁给燕国女帝慕容铮。

这封联姻书投上燕国的时候,先是通过使者,然后到军机阁,军机阁的老丈人千秋拓见此,他脸色都变了。

果然陛下即便已经披露女子身份,也仍旧逃不过那卫国联姻的纠缠。

千秋拓黑着脸将联姻文书交给了千秋燕,他知道卫国一旦上求联姻,他们是不会轻易善罢甘休的,所以他还不如第一个让女儿知道,好让女儿有个心里准备。

而千秋燕在接到父亲递上来的联姻帖时,她脸色先是微微一沉,随即又很快释然的样子。

等容铮下了早朝回来的时候,这封联姻帖几乎快被千秋燕贴在她脸上了。

容铮见妻子明显有些气呼呼的样子,她满脸的疑惑,等看了联姻帖,她无奈地笑了笑:“朕的皇后是吃醋了吗?”

“醋,是有点,但只有一点点。”千秋燕还特地强调说:“与其说是婚书,倒不如说更像是那么谋士对你的挑战。”

此人的手段果然是快狠准,迅速就挑对了她们之间的缝隙下手。千秋燕不会允许那么了解的人在她和容铮身上挑事,谋取他私人的利益。

容铮见她黑着脸就没缓过来,她便将联姻帖放下,好奇地问她:“燕儿,看起来这名谋士很懂得利用卫国的优势来攻击我的破绽。”

“我的破绽一直是明摆着的问题,那就是后宫。”

“而我的后宫只有燕儿一个。”

千秋燕的脸色便又沉了沉:“如此说来,那名谋士更像是在挑战我。”

容铮立即挨进媳妇,她在身后揽住她的腰身,将她的后背拥在怀里安慰她道:“卫国无非就是想要学燕国,先安内,治理灾民饥荒,对抗自然瘟疫。”

“你说我能不成全他们,我可不想初夏反击战打起,我方士兵攻进卫国那天,没有战死,反而被卫国瘟疫给毒倒了。”

千秋燕仍旧道:“他在试探我的意思,也是在试探我在你心里的地位,你难道没有别的感想吗?陛下——”

最后那一声又冷又硬的语气拉的很长,感觉到她生气的容铮,她很清楚燕儿吃起醋来,亏的可是她自己。

她立即对那名挑着她膝盖打的谋士斥责道:“俗话说的话,宁教人训子,莫教人分妻。此谋士用尽不三不四的手段,果然为朕所不耻。”

千秋燕知道她是想自己消消气,才这么大声说话,她便点头道:“确实他够无耻,但他也非常的精明。”

“精明?”容铮挑挑眉道:“主动权都在我们妇妻手里,卫国那边除了舆国可以依靠,卫国能自己解决国内问题吗?他既然来找寻合作就最好别生起什么事端来。眼下既然卫国上君那么有诚意将胞妹嫁给燕国,那燕国可不是只有一位女帝在。”

说着容铮倒想起了谦王慕飞尉正是可以指婚的年纪,但很快她又想起慕容祁。

慕容祁一表人才,脾气又还不错,挑他联姻倒是可以的,但她却不愿意去做弟弟不喜欢的事情。

随即,她便叹气道:“卫国谋士果然是机关算尽,我还是回敬一些礼物给他们吧。”

“礼物?”千秋燕疑惑道。

容铮道:“既然他们卫国想知道我到底有没有扩大后宫的需求,这等需求我倒可以公诸于世,完全没有必要再隐瞒。”

千秋燕闻言,她立即否决她的举动:“不行!你是天子不能将个人喜好公示天下,否则会给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燕儿,别人已经聪明地知道挑着这点打,那我们不如修补破绽,让这个破绽被我们抹去。”容铮就用下颚轻轻蹭了蹭千秋燕的耳珠子,千秋燕耳珠子一红,她咬紧牙龈还不能答应。

最后容铮便在她耳边说了些什么,才获得了她的同意。

她说:“有时候主动制造破绽,可以将有心之人一网打尽。”

千秋燕听到她有了解决的办法,她自然会配合。

之后,容铮亲手写了一封感激联姻的书信,她并无二娶的打算,并且她和皇后的感情极深,不需要外人插足。

卫国上君宋兆收到书信时,他松口气的同时又感到犯难起来了。

郭俊师很快就调整策略道:“上君,燕帝如此回复便是告诉我们,联姻手段不行,既然不行那我们完全可以燕帝忠贞美德为由,向燕国献乐师舞姬,以我卫国舞曲来供燕帝妇妻余后享用。”

宋兆顿时皱眉道:“燕帝既然不喜除了燕后以外的女人,那送乐师和舞姬和联姻又有什么区别?”

郭俊师什么都没解释,他只是如此建议。

宋兆知道谋士的脾气,不到事后,他是不会解释的,于是他派人送乐师舞姬过去。

很快容铮的燕廷迎来了一批美男美女,一个个十分出挑,由于卫国胡人多数是西域风格的面孔,虽说穿戴非常夏衣华化,口音也和燕人无二,但那带着西域独特的强调却是别有一番风味。

起码容铮欣赏完这些俊男美女的舞曲,她十分特别赞赏卫国人的能歌善舞,但同时她也对郭俊师感兴趣了。

此人不仅聪明,会擅长钻研人性堕点,哪怕她开始没有表现出对舞乐方面的兴趣,现在也被此人打开了这份兴趣。

只可惜,她欣赏完这些艺术胡人舞曲后,她想的不是什么风花雪月,而是想起现代接触的那些魔鬼般的化妆技术,那些惊艳过她的世界名曲。

让她在现代见识过,鉴赏过的东西实在太多,眼前的艺术性虽然不错,但对比现代那些五花八门舞姿,她反倒没有太大的冲击性了。

倒是百官们一个个瞧昏了头,甚至已经有官员暗中看上了哪位舞姬了,还有哪位乐师了。

容铮可不会将人当物品一样赐出去,她大大方方地收下来了,然后送到后宫去了。

这个举动让百官上下都惊愕不已,他们甚至一度害怕陛下在这个时候贪图享乐误了大事,所以很多官员日夜变着法来找容铮谈正事。

就是不想她去后宫,容铮对百官的举动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她几次要迈进后宫听小曲的时候,不是这个官员拖住她,就是那个官员拖住她。

民间最近又没有什么大事发生,治安也破新高好的不得了,收成又好,不愁吃不愁喝,问起百姓,百姓也只会赞颂陛下。

这下子百官从民间疾苦里挑事,就算是鸡蛋里挑骨头,说不定还挑不出来了。

一时之间,陛下没沉浸后宫的那些西域美男美人,倒是皇后娘娘沉迷进去了,日夜陪着舞姬谱曲,然后她编了一个剑舞供舞姬排练,而乐师们则是帮她改词,改音,一首《剑海》便从燕国横空出世了。

此曲干练利落,潇洒中又不失矜持,霸气盖兮又不失柔和,仿佛就是在说天家妇妻那般。

这首曲子开头沉闷,偶尔迭起,又高落,最后到剑拔弩张,直到跳入海里那一声“叮咚”划声为海,惊艳了所有人一把。

所有人听见此曲都赞扬此曲的潇洒和柔情。

但只有容铮知道,开头沉闷悄无声息,是燕儿在曲子诉说她和她相见的时候的气氛,之后也契合她在东宫伪装身份的境况,之后便是河间府两人第一次合作,使得两人对彼此的了解和信任迭起升华,之后高落,便是她去南镜时面对辽国大王子挑起的战争,最后跳海,其实就是她拉着燕儿跳水那一刻。

之后的曲调正如她和她之后的人生那样,尤其是她的人生处境前途曾经深似海不可窥探,令人迷惘,人心如海,让亲人欲望如海,甚至是现在她拥有了自己野心不见底的海。

而那把剑,便是她的燕儿。所以说剑与海说的与其说一中江湖快意,倒不如说的是她和千秋燕的故事。

千秋燕通过曲意暗地里告诉天下人,她和她慕容铮的感情,宛如剑海。剑会守着后方那一片汪洋大海,莫使魑魅魍魉靠近。她会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守住她和容铮两人小小的家。

容铮听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她没有再踏入后宫,也将后宫的那些乐师舞姬给抛到脑后去了。

这在百官看来相当于是一场心理战,并且此一战成就了皇后娘娘以曲以两人相互扶持不易来劝君政务为先贤良妻人的美名。

本来民间对他们大燕女帝的皇后娘娘尽量避谈,生怕触伤了陛下的面子,所以大家都是看在陛下的面子上,才对陛下现在的结发妻子不敢有所怨言。

如今大燕的百姓们在听到曲子后,还有民间乐师文人雅士争相评大燕淑仪皇后劝君曲一事,百姓们逐渐对大燕的国母开始推崇了起来。尤其是民间的年轻男女,已经将此曲列为过乞巧节专用曲。

更有文人评剑海,先曲后人事,是人的加入让曲子变得更鲜活,更有灵魂。

这曲子一度被整个燕国传为夫妻伉俪情深,相扶相持,望君成龙的美好寓意曲。

而卫国上君宋兆没想到自己送过去的舞姬和乐师,反倒是成就了燕帝与燕后一段佳话。

他突然对郭俊师的所作所为产生了一些质疑:“俊师,你最近有没有发现自己在对本王献策的时候,过多地去注意...燕帝妇妇吗?”

“难不成挑拨燕帝妇妇,与卫国也有益吗!”

郭俊师没想到上君居然会这么想自己,他没有解释,反而道:“上君,若是您遇到一个人,看得出她的破绽并且从她的破绽入手。您说您会赢吗?”

宋兆不懂他为什么这么问,他还是如实回答道:“起码有七成的胜率,既是破绽自然应当好好的利用。”

“那此破绽在燕帝那已不算破绽。”郭俊师道:“英雄难过美人关,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在高处不胜寒的时候,对她最忠贞的既不是人,也不是物,而是一份孤独。”

宋兆听罢,他顿时皱眉道:“你说的那首剑海名曲?本王是听出一些孤寂与挣扎,但不至于一个人。”

郭俊师摇摇头道:“此事已经弄巧成拙,臣下再不能从这已无破绽的地方强行撬开,臣下建议您即刻无条件和燕国建立起粮布贸易通道。”

宋兆道:“燕帝指名要临近南海关,挨近舆地的那一块铁矿,本王绝不能答应她,让她破坏了舆卫同盟。本王也觉得舆卫同盟是有必要的存在。”

这次郭俊师却没有劝他,他反而指出了路让宋兆选:“上君,臣下如今能为您做的事情,只有筛选出最好的三条路给您参考,无论您选了那一条,日后局势都将无法扭转,即便是俊师也无法再为您出谋划策了。”

“俊师是什么意思?难道你要离开本王吗!”宋兆瞬间站起来,他不敢相信地看着跟随自己许久的郭俊师。

郭俊师只是平淡地对着他道:“也许上君应该知道,能害卫国的从来不是站在高处最亮眼的人,而是躲在背后,宛如渠道路鼠躲躲藏藏见不得光的人。”

宋兆的脸色瞬间就难看起来,他怎么都忘不掉当年大哥被迫离开卫国的那一天,他就扬言让整个卫国为他的母族为他的母亲陪葬。

而如今二十年过去了,他也年进三十了,那大哥也已经.....快五十岁了吧。

宋兆想起大哥的手段,他吞咽下口水道:“俊师,事情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故事重提难免有为人耸听之嫌。”

“是不是只有上君和各位皇子们才知道,甚至是国主他。”郭俊师话到此处,他便请示接下来的策略。

第一条便是抛弃舆国与燕同盟先安内强国留待以后保有卫国如今的地位,第二条是与舆国共同抗燕,舆国胜,卫国仍旧保留如今的地位,并且与舆绑的更紧,甚至同生共死,第三条则是最不可能实现的一条,卫国独立成立海权霸国趁燕国没有发展海权迅速垄断海权,这样卫国能有喘息余地才能逆转劣势,最后让卫国代替燕国或者舆国,成为真正的□□上国。

郭俊师问宋兆选哪一条?

宋兆却选择一个人静静,等选出答案再告诉郭俊师,所以他让郭俊师回去,等郭俊师一走,他一屁股坐在御座上,内心是久久无法平静。甚至他想起大哥宋无命时,他已然是汗如雨淋。

他便喃喃自语道:“我不信大哥还活着,我明明就看见他被父亲砍了头,怎么可能还活着...,除非他遇到神仙搭救,否则他是不可能活着的。”

很快,卫国几次辗转的试探,卫国终于下定决心要和燕国来往经济贸易,并且卫国还很狡猾地将经济与军事分开行事来说服燕国使者。

燕国使者将此事上报给容铮,容铮也觉得卫国还真是有不少人才支撑着,看起来如果没有饥荒和瘟疫,也许卫国才是难收服的地方。

她就答应了只和卫国有经济来往,并且她还另外签订了一个盟约,那就是将在卫地租借一个岛给燕国过海商人居住。

卫国答应了帮忙护卫燕国过海的商人。

之后,燕国资助的土豆和纺纱布还有半价卖出的雪盐和冰糖,大部分是农作物,甚至容铮还很大方地允许卫国模仿燕地商业模式振兴自己的市场经济。

卫国也陆陆续续派来了遣燕使过来学习,纺纱车的构造,这一留起码三个月以上,同时卫国的铁也源源不断地送到大燕,大燕的铁器又开始充盈起来。

而卫国这中贸易行为却在舆国看来形同于背叛,哪怕卫国已经特地向拓跋庆说明,他们只是和燕做生意没有军事来往。

拓跋庆也十分忌惮卫国这中左右逢源的不忠之心,随即,拓跋庆采取了一个月断交式,将舆国和卫国边境的兵力撤后三百里,很快,卫国的陆地就出现了大量的少民和当地胡人的械斗,当夜就死了五千人,而且少民也学燕国特区外渠那样自立门户,这让卫国上君急忙向国主汇报。

舆国国主不管事,他要求上君安抚舆国,暂时不要和燕国来往,等舆国气消了再来往。

可宋兆却觉得贸易才刚刚开始,国内的民生得到缓解已经是极大的改善了,虽说边境出问题了,但还能维持现状一段时间,所以暂时先安抚国内的胡人。

舆国国主却胆小怕事,他还是采取上一任国主的老政策,先取得舆国谅解再做生意,反正最后舆国会看在他们听话的份上,对他们睁只眼闭只眼,再者说也可以把卫国赚到的钱上贡舆国,平息舆国的怒气。

这让宋兆十分愤怒父亲这中主动认怂没有骨气的态度,他压根就不管卫国有没有能力反击,总之只要不会让他提前退位还能安享晚年,他就不会管胡人的死活。

可宋兆也无法选择,父亲毕竟掌握了卫国大军,只要他说不打,他也没有权力指挥卫国大军。

于是卫国国主此番行动,却将好不容易有了中兴趋势的卫国,又打回了原来的样子,虽说比原来好一点,燕国之前资助的几十万斤土豆能缓解一阵子,接下来只要在卫国土地中土豆就行了。

那遣燕使回来也知道怎么中土豆,然而,遣燕使回来后,得知国主消极的政策,同时也打击了他们为国为民的决心,最后遣燕使们纷纷在得到卫国上君宋兆允许继续在燕国学习,等国主松口他们就能继续学习燕国如何振兴经济了。

结果等到初夏那天时,燕帝亲封卫国遣燕使为卫国大臣,并且命令杨家军,甚至北岛水师对舆国和卫国靠近燕国地区进行地毯式的封锁。

这下子,宋兆心知已经事情的糟糕,他立即派人去找郭俊师,却发现郭俊师不知何时已经悄然离去,正如他悄然出现帮他一样,这次也是离开的非常突然。

宋兆顿时心灰意冷起来,偏偏这个时候他的父亲还在大肆向舆国问好,甚至连他的妹妹宋婉清都送去暴君国主拓跋庆的后宫去了。

宋兆再也忍无可忍,他提起剑就要出家门,结果,舆国国主的亲卫队直接下了他的剑,并且将他暗地押往去了别的地方。

而与此同时新的舆国上君,宋洺继君衔了。

宋洺就是个拍马屁的新上君,他不禁赞同卫国主的倒向舆国政策,甚至还违心夸赞卫国主是卫国中兴之主,否则国内怎么会在短短的半年内起死回生,这都多亏了卫国主才使得卫国土豆三个月就创收一次。

这件事传到容铮的耳朵里,她身边的黄禹都在吐槽道:“陛下,土豆本来就是二三个月收成一次,没想到卫国新上君连这个都能夸进去,该不会是卫国主已经没有别的优点,他只能夸他这一点了。”

而且卫国主也真是的非常没常识,连土豆三个月就能收成一次都不知道,还因此沾沾自喜。这和指鹿为马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了。

容铮也没想到自己能亲眼见识到两中历史类型的皇帝,比如什么样的昏君,指的是卫国,还有什么样的暴君,这指的是舆国。

拓跋庆派人模仿她那个天拿命,也是加快了舆国的军事升级能力,让舆国可以拿新发明的□□炸自己那些起义的舆民,镇压了舆民的叛乱。

卫国还是老样子我行我素,土豆一有收成就直接大半进贡给了舆国,缓解了舆国的粮食压力和叛乱,同时他卫国也能得到舆国兵力的支持,镇压了国内的叛乱。

可惜这中堵而不疏的办法,只会加大两国与民众的矛盾。

容铮便看了眼书案上的司农部的奏折,刘毅上报了燕国这上半年的所得,尤其是南镜附近的农府二稻区,已经收成一次了。

还有她一年前就让国土局的人去测量开荒了,现在也开发了将近万顷,土豆也在开荒气候差的地方得到了二次收成,现在他们大燕中土豆的地量已经占粮食的三分之一,但产量却已经比粮食多了不知道多少倍。

容铮眼看着土豆想要超过粮食的趋势,她立即想出了一个办法,现在古代的农田稻谷收成之所以不好,一是分配问题,而是水利和气候的问题,三就是施肥问题。

她知道怎么弄简单的肥料,也知道兴建水利渠道,最好达到村村通户的地步,但接中稻谷她确实不擅长的,所以还是交给司农部去钻研吧。

于是,她命令袁汉今年多招人加修一条水利,还画了省时省力的手工工具给他,之后便是施肥大概的材料。

至于分配问题,她已经选择开荒缓解分配问题,至于原先就已经被官宦占据的地方,等她完成大业就要开始完全调整内部了。

容铮很清楚燕国现在大小都得靠一些宗族和士族大家族来维持统治,这中借力打力的行为在她看来是极其不保障的,倒不如让她来直接掌管。

而她来掌管就必须培养新规章下的官员,才能起到更有效的管理作用。这最好解决的便是交通方便和促进人口流动,打破各地百年长期垄断的势力。

同时被容铮命为卫国大臣的遣燕使,完全被容铮收买了,她暗地让燕儿派人去接这些人的家人,接不过来的就丢在燕地的特区,那些地方只听燕人的话,所以卫国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此举成功让这些卫国大臣的家眷来到了燕地。

卫国大臣的投靠,在卫国看来是背叛,等他们派人去擒拿卫国大臣的家人时,却发现卫国大臣家里搬的连一直耗子都剩下。

与此同时,燕国也以卫国违反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契约,再与即将要和燕国开战的舆国勾结在一起的理由,对与舆为盟的卫也进行了自卫反击。

卫国国主宋阔得知自己被燕国下了宣战书,他顿时懵了,这跟他设想的好像有哪里不一样。

怎么这一代的燕帝如此的蛮横无理,不仅无视他卫国的地域优势作用,还敢直接以一国之力共同对抗两大国和诸小国的同盟。

燕国此举简直是以卵击石,不自量力。

于是,宋阔也不犹豫了直接倒向舆国,宣布与舆国国主拓跋庆全方面结为联盟共同抗燕,并且不准民间再和燕人做生意,否则发现一个杀一个人。

这个举措不仅得罪了容铮,还堵死了卫国百姓们的生计。

其中就发生了一件令卫国民间最气愤的事情,那就是卫国爱国商人乐善好施,为了胡人们,他倾家荡产卖了十吨土豆发给附近镇子的灾民充饥,却没想到被当地官员举报,说他娶燕女为妻,生了半个燕子,于是将他下狱打死了。

而这位商人的妻和子悲愤欲绝,他们散尽家财,希望卫国民间义士为夫报仇,结果这对母子一呼百应,让上万灾民团结起来,攻破了当地县城,杀死了当地害死商人的官员,然后算是报答了商人的恩情。

而商人的妻儿看见灾民为夫,为父报仇了,一对母子就大庭广众地撞死在灾民眼前,死前还说了来世不愿为胡人,因为胡人如狗羊不被人重视,简直是生不如死。

这个凄凉的一家三口成为了□□,点起了卫国胡人们的求生欲,和心中的怨恨。

很快卫国边境少民刚被平息了□□,卫国内地又再度引发了十万人的□□,这次不是因为没有粮食,而是为了卫国胡人自己战斗。

于是卫国内部一场以为胡人而战的旗号打响后,几乎是一呼百应,各地宗族势力纷纷加入反当今国主的大队去了。

并且要求释放前上君宋兆,结果第二天宋兆就被宋洺吊死在府内。

此事被胡人们知道后,他们心里最后一点希望也被掐灭了。

最后在商讨的一个晚上,胡人们还没行动起来,卫国的军队就开始行动起来,互相调动,甚至还有舆军进国的情景。

胡人们还以为这些人是来抓他们的,结果,卫军和舆军联合在一起去了边境,并且才过了一上午,胡人们听说早上去的那只两国军队全军覆没了。

总共是五千人,听说是为了攻击燕国在北岛设置的海禁障碍线,结果还没遇到北岛容王旧部的水军,附近埋伏了一股没有带□□和弓箭的燕军,总共三百人,他们身上都是断刃,而且背着一个个铁桶也不知道是什么。

可等之后开战,他们才知道这是燕人新发明的天拿命大炮,这时已经不是跟舆军说的那样用手扔的,从天上炸下来,而是直接用一个铁桶将天拿命炮弹弹起来,炸到他们人群堆里,有些幸运蹲在石头后,石头也瞬间开花了,直接将躲在后面的舆卫同盟军给炸死了。

这一死就是死一窝。

燕国也还没完全开战,舆卫同盟军擅自行动反而损失了五千人,这个开战的理由又让燕国多了一个。

燕国百姓听说舆卫同盟军十分无耻,他们大燕还没开战,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搞小动作了。

燕军们听说时,他们也聚在一起十分气愤,一个个气得睡不着,天天跟上官请求出战,连上官们都纷纷憋住一口气想出手,可陛下的命令还没下来。他们怎么敢!

于是燕国上下所有人都在憋着一口怒气,等待反击。

容铮得知此事后,她问葛秋:“今年的布已经达到全体燕军能够都穿上朕的防卫服吗?”

葛秋顿时惊骇不已,其实他是对陛下大出口而感到惊骇,那些轻钢防卫服每套重三十斤,而且透气,甚至可以达到铜墙铁壁的程度。

只要穿上防卫服,估计宛如神打上身一样刀枪不入。

可陛下却想要六十万将士都穿上防卫服,这可是舆国卫国现有铁量都达不到的标准,更别说轻钢防卫服了。也不知道陛下是如何让袁汉能将卫国送来的半成铁熔炼成轻钢的。

容铮之前教了个办法让袁汉协助炼钢的匠师去碳化,高炼钢铁,本以为一下能成功出来铁,结果她发现卫国那帮人给的铁水杂质太多了。所以按照她的办法练出来的钢结果少了一半。

也就五千多件防卫服,本来她的预算是一万件防卫服的。

假太子替身小说的作者是琉璃仙草,本站提供假太子替身全文免费阅读且无弹窗,如果您觉得假太子替身这本书不错的话,请在手机收藏最新网址:www.douluoxy.com
上一章:第249章 舆卫同盟抗燕 下一章:第251章 燕国反击战【上】
猜你喜欢: 假太监:从咸鱼到天下霸主 差三岁 国民校草是女生 剑仙在此 金玉王朝 紫川第五部一统天下 神墓 我的尤物老婆 遮天 浮生六记 死亡万花筒

斗罗大陆网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1 斗罗大陆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