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罗大陆网

附录一 拥抱朝阳契丹的兴起

上一章:第九章 下日落太原城北汉的顽强存在 下一章:附录二 塞外斜阳党项定难军的默默存在

要是被.浏.览.器.自.动.转.码.阅.读.了,会有.很.多.广.告和问.题,可退出.转.码.继续在本站阅读,www.douluoxy.com,最新网址一定要记住哦。

十世纪的中国,是个天崩地裂的年代,自安禄山、史思明作乱中朝以来,大唐帝国对潼关以西地区的统治几近崩溃,到了懿宗以降,发源于山东的王仙芝、黄巢农民大起义彻底摧毁了唐朝中兴的最后一丝希望。纵观天下,鹿鼎犹在,狐兔狂奔,各方势力多假尊王之名,行专霸之实。灭人国,夷人族,“毁”人不知倦怠。

唐帝国丧失的不仅是在藩镇心中至高无上的皇权与威望,在周边各臣属于大唐的藩邦中,也不再视唐朝为畏虎,人人皆可欺之。曾经威赫东方的大唐帝国的领土急剧缩小,吃得最饱的当属吐蕃。原先只占有今青藏高原的吐蕃乘唐朝衰落之时,蚕食西域和陇凉地区,一跃成为西方第一大国。

北方形势也不容乐观,回鹘的崛起也对唐朝的安全形势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多次攻击唐朝。东北方向的形势比较复杂,广褒的东北平原上居住了许多民族,其中以渤海国最为强大。武周圣历元年(公元 698年),粟未靺鞨首领大柞荣在东北松花江流域建立起渤海国,定都上京(今黑龙江宁安渤海镇)。

渤海国初称震国,开元三年(公元 713年)二月,唐玄宗李隆基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以其部为忽汗州,也就是唐朝的羁糜州,实际上是个独立的民族政权。

渤海国极盛时,地跨今中国辽黑吉和朝鲜、远东沿海地区的各一部分,有五京、十五府、一百多个县。渤海国的封建化程度比较深,建国初始就全面模仿唐朝制度,经济繁荣程度在东北首屈一指,史称“太白山之菟、南海之昆布、栅城之豉、扶余之鹿、鄚颉之豕、率宾之马、显州之布、沃州之帛系,龙州之幺由、位城之铁、卢城之铁、卢城之稻、湄沱湖之鲫,果有凡都之李、乐游之梨。”渤海国的文化也非常发达,对邻国日本的影响比较大。

就是这样一个“翻版唐朝”在传了十五位渤海王之后,在五代后唐同光四年(公元 926年)正月被消灭,渤海大諲譔牵羊出降,渤海国灭亡。而灭亡存在渤海国的不是别人,正是后来与宋朝峙立南北长达二百年的契丹大辽国的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也译耶律按巴坚)。

受《杨家将》的影响,我们对契丹大辽国并不陌生,听过说书的朋友,肯定知道萧燕燕这位契丹女强人,萧燕燕的名气甚至大于开国始祖耶律阿保机和攻入汴梁的耶律德光。其实在唐朝时还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契丹人,只不过名字汉化了,不易被人察觉而已,,就是平定安史之乱立下大功的唐朝名将李光弼,闲话暂时讲到这里,下面切入正题。

契丹,也译作“乞塔”或“吸给”,意思是为镔铁,关于契丹的起源,最常见的观点认为契丹出自鲜卑族宇文部。契丹共有八大部:悉万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连部、匹洁部、黎部、吐六于部,相传契丹祖先奇首可汗曾生有八个儿子,各为一部,后来渐盛,遂成八部。

契丹民风剽悍,是典型的游牧民族性格,契丹人认为父母死后哭泣是胆小的表现。葬礼也比较特别,把父母的尸体放在树上,三年后才进行火化,并洒酒为歌:“冬月时,向阳食,若我射猎时,使我多得猪鹿。”

北魏时期,因受到高句丽的侵袭,契丹各部南下归附北魏,活动于辽河流域一带。这时的契丹还处在氏族社会,从隋唐到唐末五代这漫长的三百多年中,契丹的原始氏族社会基础渐渐瓦解,直到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大辽国,经过五六十年的努力,契丹民族的封建化才彻底宣告完成。

耶律阿保机,小名啜里只,生于唐懿宗李漼咸通十三年(公元 872年)。按照老规矩,史家开始大肆吹捧耶律阿保机,说阿保机生的时候红光满室,体有异香,块头挺大,跟三岁的孩子差不多,三个月大时就会走路说话,都是些老掉牙的故事,说了也没人信。

阿保机长大后,身长九尺,约今两米左右,力大无比,能开三百斤的重弓,他能射穿一寸厚的铁板。因为阿保机长相帅气,又有武艺,所以当上了挞马沙里。在契丹语中,挞马是指众人,沙里是指郎君,也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管人干部。后来阿机保屡立战功,连破小黄室韦、越兀、乌古、六奚等部,契丹人尊称阿保机为阿主沙里,阿主就是父亲或祖父。

到了唐昭宗天复元年(公元 901年),契丹可汗习尔病故,族人钦德立,即为痕德堇可汗。因为阿保机能征善战,所以钦德让阿保机做夷离堇,就是统管军马的官,相当于中原政权的马军都指挥使之类的职务,当起了钦德的“保洁员”,专门“打扫卫生死角”,哪个不听话的,就讨伐哪个。

在东北一带的室韦、于厥、奚等部都做了耶律阿保机的手下败将,俘虏牛羊无数,钦德自然要重赏阿保机,改任阿保机为大迭烈府(即迭刺部)夷离堇。

天复二年(公元 901年)七月,耶律阿保机大起族兵四十万,攻掠河东,唐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此时正在和汴梁的朱温大打出手,没功夫顾及甚么阿保机。阿保机大赚了一票,契丹人吃饱后才回家。

耶律阿保机的大名响彻北方蕃汉之地,地位自然也水涨船高,唐天复三年(公元 903年)十月,痕德堇可汗拜阿保机为于越,董统军国重事。于越不是专职,而是一种尊职,级别非常高,“非有大功德者不授”,相当于汉官的太尉、相国之类,有实权则名重,无实权则名虚的那种。

阿保机手头的本钱越来越多,自然就有了新的想法,加上钦德晚年令政不修,国事废驰,契丹人多离心。唐天祐三年(公元 906年年)十二月,痕德堇可汗钦德病死,国中无主。八部大人相议,觉得阿保机很有才干,便一致推举耶律阿保机为可汗。

阿保机刚刚做了大汗,就坐不住了,契丹地盘不大,人口太少,唯一的办法就是南进中原。中原距离契丹最近的就是河东,阿保机要吃饱肚子,不管你河东河西。阿保机大起契丹兵三十万,南侵河东。

自从在上源驿差点被朱温给宰了之后,李克用就视朱温为不共戴天的死敌,必欲灭之而后快。可惜李克用屡战朱温不胜,河东在李克用时代一直被朱温死死压住,今天打两巴掌,明天踢两脚,李克用的日子过的非常窝心。李克用全力以付要招架朱温,实在腾不出手来对付不知从哪冒出来的耶律阿保机。

李克用派人向阿保机求和,阿保机见李克用有所准备,不知道李克用的底细,也不敢贸然动手,便答应了。二人在云州(今山西大同)东城相见,言谈甚欢,二人约为兄弟,李克用比阿保机大十八岁,自然是哥哥。酒间,李克用告诉阿保机:“看兄弟也是个做大事的人!唐室微弱,权柄为逆贼朱温所夺,哥哥我准备今年冬天大起雄师,南下灭掉朱三,兄弟如果有兴趣,可派两万骑兵跟着我一起做下这场好大事业。”

阿保机口头先答应下来,至于以后如何,看情况再说。阿保机回去之前,送给李克用三千匹马,河东部将眼都直了:“三千匹马说给就给,阿保机真是个大财主。”纷纷劝李克用乘机把契丹军的马全都夺过来。李克用好歹也算是个君子,不象朱三,哪能干这缺德事,不同意:“朱温还没灭呢,哪能再自找个强敌?万一两方夹攻河东,到时怎么办?”

阿保机实在不象话,刚离开河东,就翻脸不认李克用了。四月,梁王朱温废掉唐朝小皇帝李柷自立,建立大梁朝。消息传到契丹,阿保机知道单是踩在李克用一条船上不可靠,脚踩两条船才是聪明人所为。阿保机派袍笏(契丹官名)梅老事着宝马若干、美女若干、貂皮若干来到汴梁,来拜朱温的码头,请求册封。

朱温是什么人?千山越过,万水趟过的老油精子,比阿保机更加狡猾,收下宝贝后,朱温给盼星星盼月亮的阿保机写了一封信:“太原余孽屡作乱于朝廷,为天下大患。如果卿能率精壮马步军南下敲掉该死的李克用,朕就册封你。”

不过朱温随后又想:自己多一个朋友,李克用就多一个敌人,为了虚名便浪费一个朋友实在不值。朱温派司农卿浑特赴契丹册封阿保机,并约为甥舅之国,让阿保机俟机南侵河东。李克用知道后,气的半天说不出话来,这年头怎么人都这么狡猾无耻?

梁开平二年(公元 908年),李克用病故太原,临死前告诉儿子李存勖: “阿保机曾经和我把臂为盟,结为兄弟,谁料到这厮是个白眼狼,竟然归附朱贼,以后你要为我雪此恨!”

阿保机联系上了朱温,心中就不再怵什么李存勖,小毛孩子,懂个什么。便把阿保机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内政建设上。因为唐朝末年藩镇大乱,互相攻杀,所以许多汉人都亡命契丹,来找阿保机讨口饭吃,阿保机知道人才难得,多加重用。契丹南边有两个大邻居,一个是河东李克用,一个则是幽州的刘守光。刘守光是什么样的人,阿保机很清楚,毕竟他们之间经常闹点矛盾,有时也大打出手。不过终究没什么大恨,打累了就和好。

刘守光经常派人去契丹打打秋风,刘守光手下有一位名士,名叫韩延徽,是前蓟、儒、顺三州刺史韩梦殷之子,韩延徽天资聪颖,饱读书,善文字,深受前幽帅刘仁恭的器重。后来刘守光当政,便擢为幽州观察度支使。刘守光为了对抗河东,便派韩延徽出使契丹。

耶律阿保机想在韩延徽面前耍耍威风,让韩延徽以臣礼来见,韩延徽是中原大郡的名士,哪认得你这个“蛮夷寡君”,宁死不屈膝。阿保机见他如此驳自己的面子,不由得大怒:“是儿不畏我乎!”把韩延徽扣了下来,准备让他去喂马。

皇后述律氏知道后,忙来劝谏:“韩延徽南朝大贤,陛下怎么能辱他如此?”阿保机觉得有道理,再把韩延徽叫来,纵论天下大势,韩延徽纵横驳辩,雄论滔滔。阿保机大喜,他现在最缺的就是具有战略眼光的人才,得到韩延徽,胜得千金,便请韩延徽留在契丹帮忙他做大事。韩延徽衡量一下阿保机和刘守光,觉得还是阿保机更有出息,就留在契丹,阿保机拜为军师,事必询问。

韩延徽劝阿保机开府建牙,学习汉族政权的政治制度,胡汉分治,并建造城池,以安顿逃奔契丹的汉人,劝汉人多生育,同时让汉人开垦荒地。汉族农民有了地种,自然不再想家,天下之大,哪里安得身,哪里便是家。契丹的汉人人口和土地急速增加,也大大增强了契丹的国力,阿保机惊喜万分,视韩延徽为再世诸葛亮。史称“契丹威服诸国,于延徽有力焉。”

契丹经过韩延徽的改革,国力大长,转眼间,阿保机的两个“任期”就要过去了,按照契丹的老规矩,八部大人每三年进行一次选举,族人推举一位有才能的人做大王。

阿保机自恃马壮兵强,不想放弃王位,七部大人见阿保机如此“破坏民主”,非常不满,在阿保机讨伐黄头室韦回来时,七部大人再逼问阿保机:“到底什么时候大选?”阿保机被逼的没办法,只好交出了象征最高权力的鼓旗,不过阿保机当然不愿意就这样退位,他骗七部大人:“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这位子我实在舍不得,不过又不能破坏制度。我手下多是汉人,他们也不习惯咱们的规矩,这样吧,我带他们去汉城(今河北滦平西)居住,另为一部,至于大王选举,你们自己看着办吧。”众人见他愿意退出游戏圈,自然高兴。

可他们也没多时间高兴的,不久,阿保机就发兵攻灭了八部,废除八部大人制度。契丹的氏族社会基础被彻底瓦解,取而代之的是类似于中原政权中央集权制的政治制度,当然没有中原政权那般严密。虽然耶律阿保机严重破坏了“民主制度”,但此举对于契丹民族后来的封建化起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扫掉这些讨人嫌的部落酋长,阿保机已经不满足于做什么契丹主,听起来也不霸气。梁末帝贞明二年(公元 916年)十二月,契丹迭刺部大人耶律阿保机在迂王集会埚称帝,国号大契丹,建元神册元年。立回鹘妻子述律氏为皇后,契丹人多称耶律阿保机为“天皇王”。虽然耶律阿保机在梁贞明二年建国,但要算起公历,这一年已经是公元 917年的一月,所以一般也认为契丹建国于公元 917年。

契丹神册二年(公元 917年)二月,晋王李存勖的弟弟威塞军防御使李存矩因为治军不力,被乱兵杀死,奉前寿州刺史卢文时为主将。李存勖见弟弟被杀,自然大怒,派河东头牌周德威率兵来杀乱兵。卢文进等人哪是周德威的对手,输的一蹋糊涂,只好亡命契丹。

耶律阿保机正打算找李存勖下口呢,正好卢文进跑来了,阿保机非常高兴。阿保机亲率三十万契丹军南下攻幽州,在新州大败河东、镇、定联军,把周德威给打跑了。契丹军虚张声势,号称雄师百万,进围幽州。

李存勖正全力和朱友贞对峙于河上,见阿保机前来捣乱,大骂阿保机无耻。再派名将李嗣源、李存审、阎宝率河东马步军七万从易州会和,然后在幽州和契丹大战一场。契丹军万余铁骑横于阵前,河东军无不失色。李嗣源身经百战,从没怕过谁?

李嗣源带着一百多个不怕死的骑兵,摘掉盔甲,扬鞭操胡语大喝:“我先王待你不为薄,何苦相逼如此?晋王命我将天下雄兵百万直进于此,与你决战,一战必杀尽契丹人!”说罢纵军大进,河东军随后狂潮般攻杀过来,连发火箭,契丹军没想到河东军如此玩命,大败而去,耶律阿保机带头狂逃,丢下牛羊马只无数,狼狈回到国内。

阿保机弄砸了一桌好酒菜,很不甘心,契丹天赞元年(公元 921年)十二月,成德军节度使王镕被养子张文礼(王德明)杀死,自立为军主。李存勖发兵来讨,阿保机觉得机会来了,不顾述律皇后的坚决反对,再次南下刨食。

如果阿保机碰上的对手是李克用,或许还有机会取胜,可偏偏遇上的是李存勖,契丹军和河东军在望都(今河北望都)大战,契丹军差点活捉了李存勖,可惜没有得手,被河东军一阵反攻,大败而逃。两次大败,让阿保机对李存勖的军事能力有了切身体会,没事再也不去招惹这位少爷的,转攻实力相对较弱的渤海国,一举攻下渤海东部门户扶余城(今吉林四平),阿保机以长子耶律突欲为东丹国王,也称人皇王。

天赞三年(公元 923年)十一月,李存勖大军攻入汴梁城,朱友贞自杀殉国。李存勖此时的威望达到了最高点,可惜这同时也是他走向地狱的开始,李存勖得志后,从军事天才立刻变成了政治白痴,在中原胡闹了三年,在契丹天赞六年(公元 926年)六月,李嗣源在魏州叛乱,杀向洛阳。洛阳又发生大乱,李存勖被乱兵杀死。被人“强迫”入京“谢罪”的李嗣源做起了后唐第二代天子。

后唐天成元年(公元 926年)七月,也就是李嗣源继位两个月后,李嗣源派供奉官姚坤去契丹告哀,李嗣源的意思是让耶律阿保机承认他这个新皇帝,可没想到可爱的耶律阿保机居然能和姚坤上演一场难得的舌战,其精彩程度,绝不逊于诸葛亮舌战群儒。

阿保机听说李存勖死了,放声大哭:“我的朝定儿(汉语即朋友之意)!闻你有难,我方欲救之,因渤海国未息,不便前去救你,不意出此变故。”哭了一会,阿保机责问姚坤:“新天子明明知道庄宗有难,为何不相救?!”姚坤狡辩:“魏州离洛阳太远,够不着。”

阿保机不饶他:“新天子为什么要自立为帝?”姚坤有些招架不住,勉强答道:“新天子浴血三十年,领兵三十万,天意如此,岂可违?”阿保机知道就算说死姚坤,李存勖也活不过来,只好叹道:“我儿喜酒及色,不恤军民,所以亡身。我现在不敢牛饮,不敢玩乐,就怕象我儿那样亡国。”

然后又冷不防的射了姚坤一箭:“我与新天子无仇,愿意和贵朝和好,只要你们答应割让河北地,我有生之年绝不南下。”姚坤气的直摇头:“这事陛下和我说没用,得问我朝天子答应不答应。”

阿保机大怒,把姚坤投进了大牢。过几天又把姚抻提了出来,和言悦色的说道:“我知道你家皇帝舍不得河北,那就把镇、定、幽州给我吧,我不嫌地盘小。”并拿出纸笔让姚坤画押,姚坤哪肯干这卖国的勾当,根本不理他。阿保机气的直咬牙,要举剑要杀姚坤,幸亏韩延徽苦劝,这才作罢。

阿保机南下不成,便继续攻打渤海国。经过二百多年的建设,渤海国的经济非常繁荣,并不比河北差。但是渤海大諲譔昏庸无道,国人多叛逃,渤海国势远不似大柞荣时期强盛,阿保机早就盯上了渤海这块肥肉,如果能得到渤海,足以抵销“失去”河北的“损失”。

契丹天赞六年(公元 926年)七月,契丹皇帝耶律阿保机大起雄兵,皇后述律氏、皇长子人皇王耶律突欲、皇次子元帅太子耶律耀库济俱行从军,惕隐耶律安端、前北府宰相萧阿古只率万余骑兵为前锋,大举进攻渤海国。

契丹虽然拿南朝没什么办法,但对付早就衰落了的渤海国还是绰绰有余,契丹前部数破渤海兵,渤海国人大恐。仅仅二十多天,契丹兵就攻到了忽汗(今吉林敦化)城下,渤海大諲譔走投无路,只好开门投降阿保机,在东北立国长达 229年的渤海国从此消失。

消灭渤海国后,耶律阿保机精神大爽,下诏创造契丹文字三千多字。有了本民族的文字,也标志着契丹开始封建化进程的加速,对契丹民族的发展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

耶律阿保机雄心勃勃,准备做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可惜老天已经不打算给他这个机会了,契丹天赞六年(公元 926年)七月,阿保机在凯旋回师的途中,因突得急病,没抢救过来,病死于扶余城(今吉林四平),年五十五岁。

后史经常责备宋朝“积贫积弱”,对迭兴于北方的四个少数民族政权屡战屡败,最终亡国。宋朝建国三百二十年,几乎没有一年不饱受北方基本完成封建化进程的游牧民族政权的军事压力。赵匡胤兵变即位时,就发现他真正的对手绝不是南方那些小朋友,而是盘桓于代北大漠的强悍契丹人。在契丹封建化进程中,有两个人的作用至关重要,一个是契丹太宗耶律德光,一个就是耶律德光的父亲、契丹太祖耶律阿保机。

史称耶律阿保机时代的契丹“唐末诸藩雾暗,五嶽塵雰,赤县成墟,紫宸迁宅。太祖奋自荒陬,驰驱中夏,涨幽燕而胡塵,吞八部以高啸,雄亦盛矣。”

耶律阿保机死后,国人奉其柩归葬木叶山(今内蒙古开鲁西南),谥为大圣皇帝,庙号太祖。述律皇后“简重果断,有雄略。”述律氏担心那些大酋长欺负她这个寡妇,便开始杀人。把这些人叫来,述律氏号哭:“你们想不想先皇帝啊?”众人哪知她想什么,也跟着哭:“当然想啊。”述律氏大喜:“既然想,那就随先帝于地下吧。”下令全部诛杀。没想到轮到汉军都团练使赵思温,赵思温不肯合作。

述律大怒:“你是先皇帝的亲近人,为什么不去死?”赵思温以毒攻毒: “要说先皇帝的亲近人,无如皇后,皇后您先去死,臣再死不迟。”述律没想到这个赵思温如此难对付,只好退一步:“我不是不想死,而是诸子幼弱,大契丹无主,所以现在还没办法去见先帝。”便自断一腕,放在阿保机墓中,赵思温自然也逃过一难。

安葬完了先皇帝,下面就要拥立一位新皇帝。耶律阿保机共有三个儿子,长子突欲,次子耀库济,三子阿敦少君,如果按汉族政权的嫡长子继承制,应该由突欲继位。可述律却最喜欢二儿子耀库济,便抛弃突欲,改立耀库济为天皇王。突裕大怒,想逃奔唐朝,半路被抓了回来,到底是自己的孩子,述律舍不得杀他,踢到东丹国继续做他的大国王。耶律耀库济即位后不久,改名为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可以说是辽朝九帝中名气最响亮的一位,当然耶律德光之所以出名,多半还是因为他后来收下了“震憾千古”的大晋皇帝石敬瑭做干儿子,跟着石敬瑭混出了名气。

虽然耶律德光只是次子,但客观来说,耶律德光的能力要强于耶律突欲,至少耶律德光的野心不比他老爹差。阿保机看上了河北,耶律德光同样看上了河北。

契丹天显三年(公元 928年)四月,唐义武军节度使王都因和李嗣源有矛盾,在定州(今河北定县)发动叛乱,李嗣源遣王晏球等将来灭王都,王都速向耶律德光发出求救信号。耶律德光正打算到河北捞一票,大喜,派惕隐涅里衮、都统查剌率契丹兵前去支援王都。没想到王晏球早有准备,契丹兵还没到定州呢,就被唐军痛击一阵,损失惨重,余部逃回契丹的路上,又被唐卢龙军节度使赵德钧插上一刀,几被全歼。

耶律德光也确实小瞧李嗣源,李嗣源是五代时期著名的“李横冲”,虽然李嗣源以内政能力见长,但军事才干绝对不弱于李存勖,耶律德光吃不到肥肉,不是他能力不行,而是他的对手实在太强。

耶律德光这边还在郁闷呢,契丹天显四年(公元 929年)十一月,他的大哥东丹王耶律突欲再次叛逃,奔向后唐。耶律突欲吸引上次教训,这回改走海路,带着四十多个心腹人泛海至登州(今山东蓬莱),成功登陆,李嗣源赐耶律突欲名为东丹慕华,后又觉得这名不太好听,再改为李赞华,封怀化军节度使。

耶律突欲对耶律德光的地位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但耶律德光又不好对哥哥下手,巴不得他逃跑,既能保全他的兄弟情份,又能除掉一个潜在威胁,自然暗喜。

耶律德光是契丹雄主,虽然上次被李嗣源连敲带打教训了一回,但耶律德光是绝不甘心窝在大漠当什么马上皇帝,中原富庶,财富无尽,美女如云,无时无刻不在勾引着耶律德光。当然,要想靠武力实现这一梦想,估计不太可能,需要有一个“向导”。

机会终于来了,契丹天显七年(公元 933年)十一月,六十七岁的大唐皇帝李嗣源驾崩,宋王李从厚继位,可没多久潞王李从珂在河中造反,仅仅三个月,李从珂就攻下洛阳,李从厚逃跑途中被姐夫石敬瑭给做掉了。

李从珂和石敬瑭都是明宗李嗣源的近亲,自持勋贵,互不心服。李从珂做皇帝不久,发兵攻打河东,企图灭掉石敬瑭。石敬瑭当然不想被李从珂吃掉,为了自保,石敬瑭便把眼光投向了北方。契丹坐拥雄兵百万,实力足以对抗李从珂。

契丹天显十年(公元 936年)七月,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遣掌书记桑维翰奉表向耶律德光称臣,并允诺:只要耶律德光能帮他灭掉李从珂,他愿意向契丹割让卢龙道、雁门关以北共十六州,并认比他年轻十一岁的耶律德光做义父。

天上凭白无故掉下来个干儿子,外加让人眼馋的十六州,耶律德光兴奋的差点没疯掉,张牙舞爪的咆哮:“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九月,耶律德光自将大军来救石敬瑭,打败了唐军张敬达部,救了石敬瑭一命。石某人感动的直哭,不停的感谢义父。

耶律德光和石敬瑭勾搭成奸,各取所需,耶律德光帮忙石敬瑭在同年十一月攻下洛阳,李从珂自焚。耶律德光见干儿子成了大事,这才带着十六州的肥腴之地回到契丹。

辽会同元年(公元 937年)十二月,春风满面的耶律德光下诏,改国名大契丹为大辽。辽朝存在的二百多年中,国号非常混乱,一会大契丹,一会大乱,弄的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在得到十六州土地之前,契丹虽然也拥有适合耕种的土地,但从军事角度来说,十六州横桓中原与大漠间,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契丹有了十六州,进可南下中原,退可固守北方。石敬瑭出卖十六州对中原造成的伤害有多大,对契丹发展的贡献就有多大。十六州人口百万,这也同时为契丹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服务。石敬瑭为图一已之私欲,悍然出卖十六州,中原政权三百多年的噩梦从此开始,严重破坏了中原文明的发展,对历史造成了严重的伤害,骂石敬瑭是卖国贼,并不为过。

石敬瑭对义父百依百顺,耶律德光看到石敬瑭如此犯贱,自然也不客气。虽然石敬瑭经常给他和其他贵族送新鲜货,但依然满足不了耶律德光的贪欲,常派人责骂干儿子。石敬瑭就这样窝窝囊囊的当了七年的儿皇帝,于辽会同六年(公元 942年)六月病死于汴梁,圣寿五十一岁,而石敬瑭的干爹耶律德光只有四十岁。

石敬瑭愿意在耶律德光面前自虐犯贱,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跟石敬瑭一般贱骨头,耶律德光的“义孙”石重贵就不想和契丹继续这种变态的关系,虽然石重贵依然做耶律德光的孙子,但不再向契丹称臣,也就等于和契丹翻了脸。

对耶律德光来说,石重贵称不称孙都无足轻重,关键是石重贵不再向自己称臣,这实在有损这位契丹大皇帝的面子,同时还严重损害了契丹的国家利益,耶律德光岂能容石重贵如此不敬?

辽会同八年(公元 944年)正月,耶律德光以“预备义子”赵延寿为前锋,大举南下,先取贝州(今河北清河)。晋军的实力并不差,虽然契丹军在汉奸邵珂的帮助下攻下贝州,但契丹军和晋军主力作战的过程中极为吃力,辽会同九年(公元 945年)三月,契丹军在白团卫村(今河北安国境内)企图围歼晋军主力。没料到晋军遇强更强,在杜重威、张彦泽、李守贞、符彦卿等人的率领下,迎风逆击辽军,辽军大败,耶律德光差点被活捉,骑着一头骆驼逃掉了。

耶律德光的命实在太好,杜重威和张彦泽为了个人私利,在耶律德光的引诱下,出卖石重贵,倒戈南向。辽会同十年(公元 946年)十二月,张彦泽率领“大辽兵”攻进汴梁,俘虏了晋朝皇帝石重贵。耶律德光把石重贵打发到黄龙府(今吉林农安)种地去了,自己则象模象样的做起了中原的大皇帝。

耶律德光固然很有能力,但性格残暴,“即位”不久,就纵容手下以“打草谷”为幌子,在中原大肆烧杀淫掠,做尽了坏事,惹起中原士民愤怒,纷纷反抗契丹人的暴政。原晋朝河东节度使刘知远乘乱取事,于辽会同十一年(公元 947年)二月,在太原称帝,国号大汉,仍称天福年号。

耶律德光在中原快混不下去了,只好在会同十一年的三月,打起“节后返乡”的旗号溜回契丹。也许是遭到了“天遣”,耶律德光逃至栾城(今河北栾城东),染上重疾,勉强行至杀胡林,耶律德光一命呜呼,时年四十六岁。侍从带着耶律德光的尸体逃回了契丹,葬在了木叶山,和父亲耶律阿保机葬在一处。

如果从人性的角度,耶律德光认大自己十一岁的石敬瑭为义子已属荒唐,而纵容手下烧杀中原,罪大恶极,天人不容!不过要从辽朝的角度来看,契丹族到了耶律德光时代,基本完成了封建化进程,史称“建国号,备典章,至于厘庶政,阅名实,录囚徒,教耕织,配鳏寡。”耶律德光是契丹发展史极为重要的人物,没有他,契丹的快速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当然,还有石敬瑭,一个臭名昭著的大汉奸。

耶律德光死后,耶律突欲的长子永康王耶律兀欲继位,改名耶律阮,改元天禄,尊叔父耶律德光为太宗皇帝。

史称耶律阮“中人之主”,能力一般,心胸也比较狭窄。耶律阮当皇帝并不是述律皇太后的意思,耶律德光的长子耶律述律还在契丹,所以耶律阮害怕他们娘几个把他弄下去。

此时述律太后已经发兵来讨伐耶律阮,结果兵败被俘,耶律阮把祖母软禁了在木叶山,让她老人家陪着丈夫和儿子诉苦吧。耶律阮扫除隐患,开始纵酒行乐,肆意侮大臣,人多不心服,经常叛乱,耶律阮日子过的并不舒服。

辽天禄四年(公元 951年)正月,后汉枢密使郭威废汉自立,建立周朝。而被郭威当傻子耍的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也在太原称帝,史称北汉。北汉只有区区十二州之地,要对抗强大的后周非常吃力,不过因为有石敬瑭这块“珠玉”在前,所以刘崇照抄石敬瑭的老文章就行了。刘崇遣使来朝,愿意以叔父礼事奉大辽皇帝,耶律阮凭白多了个孝子贤孙,非常高兴。

到了九月,刘崇准备大举南下,要消灭郭威报灭国杀子之仇。因北汉国力有限,所以刘崇屡请契丹出兵相助。耶律阮说话自然要算数,也打算南下发财。可契丹的那些大酋长们却都不想为刘崇送死,好处耶律阮一人拿了,倒让他们去做牛做马,不去。

耶律阮大怒:“一群鼠目寸光的匹夫!”强行逼着酋长们南行,众人一片怨声。辽天禄四年(公元 951年)九月,当军心不一的契丹军行进至归化州(今河北宣化)祥古山时,耶律阮拜祭父亲让国皇帝耶律倍(后投唐被李嗣源赐名为李赞华),是夜大醉。

契丹泰定王耶律察割趁势作乱,说通了皮室详稳(辽官名,主掌禁军)耶律盆都,率兵杀入行宫,将耶律阮和其母萧太后等人一律砍死,耶律察割自立为帝。契丹太宗耶律德光长子寿安王耶律述律五年前就该继立,可惜被耶律阮抢了先,耶律阮一死,耶律述律岂肯罢手。率兵来攻耶律察割,不久将耶律察割等人干掉。因耶律阮诸子年幼,契丹贵族奉耶律述律为皇帝,改名耶律璟。

在辽朝九个皇帝中,有一个皇帝行为举止非常特别,他喜欢睡觉,经常日起三竿时,还躺在床上打呼噜,契丹人称此君为睡王,正是辽穆宗耶律璟。耶律璟的历史评价很低:“荒耽于酒,畋猎无厌。侦鹅失期,加炮烙铁梳之刑;获鸭甚欢,除鹰坊刺面之令。

赏罚无章,朝政不视。”

耶律璟虽然内政不修,但和前几位皇帝一样,都喜欢到中原捣乱,顺手发笔横财。可惜耶律璟命不好,他所面对的中原皇帝个个都是人中精英,先有郭威,随后就是五代第一明君、雄才大略的柴荣。不仅北汉被周朝狠狠压制,就是契丹,也拿周朝无奈何。好不容易柴荣英年早逝,接替他的赵匡胤能力并不逊于柴荣多少,耶律璟想帮北汉,根本插不上手,只能在一旁瞧热闹。

辽应历十八年(公元 969年)二月,大宋皇帝赵匡胤发兵大举北征河东,新继立的北汉皇帝刘继元按规矩,飞鸽传书契丹,请叔皇帝快来救命吧。

而此时耶律璟信用女巫萧衮,杀人取胆,做成不老药,企图活到一百岁。因为杀人过多,惹起众怒,耶律璟在怀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野猎,耶律璟英武神勇,射中了一头黑熊,文武狂拍马屁,奉酒上寿。耶律璟喝高了睡去,在半夜被近侍小哥(又译霄格)、花哥(又译华格)、辛古(又译锡衮)等六人所杀。

众人闻变,扑斩六人,然后迎立世宗耶律阮次子耶律贤,尊叔父耶律璟为穆宗皇帝。

耶律贤继位的时候,轰轰烈烈的五代已经结束快二十年了,虽然南方还有几个小国有待宋朝去下口,但历史即将翻开新的一页,和契丹大辽国对峙的不再是短命的几个中原政权,而是一个新兴的统一(中原)政权大宋,辽宋打打和和,和和打打,一直闹了一百多年,直至最后一代辽朝皇帝耶律延祚被女直建立的金国所俘虏。

因为小说《杨家府演义》的渲染,杨家将数代忠贞,热血抗辽的故事家喻户晓,所以后人对宋辽对峙前期的故事非常了解一些,其中最有名的几位: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萧燕燕,宋朝名将杨业、杨延昭。还有什么七郎八妹杨排风,孟良焦赞八大王,天花乱坠,让人叹为观止。

辽朝共有九个皇帝,分别是: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916-926年在位

辽太宗耶律德光 926-947年在位

辽世宗耶律阮 947-951年在位

辽穆宗耶律璟 951-969年在位

辽景宗耶律贤 969-982年在位

辽圣宗耶律隆绪 982-1031年在位

辽兴宗耶律宗真 1031-1055年在位

辽道宗耶律洪基 1055-1101年在位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1101-1125年在位

五代十国风云录小说的作者是姜狼豺尽,本站提供五代十国风云录全文免费阅读且无弹窗,如果您觉得五代十国风云录这本书不错的话,请在手机收藏最新网址:www.douluoxy.com
上一章:第九章 下日落太原城北汉的顽强存在 下一章:附录二 塞外斜阳党项定难军的默默存在
猜你喜欢: 重生农门小福妻 沈总 总在逼氪 武神主宰 我的姐姐是大明星 金瓶梅传奇 女配拒绝当炮灰 那些和人生赢家抢男主的日子[快穿] 你微笑时很美 谁把谁当真 白日梦我

斗罗大陆网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1 斗罗大陆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