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罗大陆网

第257章 征战九州园【二】

上一章:第256章 征战九州园【一】 下一章:第258章 征战九州园[三]

要是被.浏.览.器.自.动.转.码.阅.读.了,会有.很.多.广.告和问.题,可退出.转.码.继续在本站阅读,www.douluoxy.com,最新网址一定要记住哦。

燕军推进舆国边境对舆国的拉邦府进行了攻占,拉邦府二十一个县城当天,舆军弃府逃跑,造反起义的王闯农民军也未对燕军进行抵抗,相反他们在燕军攻破拉邦府后,他们抢先撤退到了梁县将梁县给攻占了。

次日一清早,王闯还没来得及搜刮完梁县的物资,燕军就紧随其后大军压县,吓得王闯带人连忙撤退。

可奇怪的是攻入梁县的燕军没有对王闯进行追击,反而先对付舆国的正规军,舆军先是被农民军打了一顿,损失了士气,后头燕军压县直接将舆军全都消灭了。

本来投降的舆军可以不杀,但舆国这些地方军似乎很有骨气,宁愿弃地逃跑,他们都不愿意投降。

唯一投降的大概只是一些临时被舆国征兵过来舆民,这些舆民武器还没拿热就被燕军包围了,他们原以为自己马上要被杀掉,不少就尿了裤子。

结果燕军来了几个将领看了一下他们的手,再问他们当地情况,有的舆军回答了,之后燕军有些将领很奇怪问他们生存情况,饥荒可得到解决?

这一系列民生话题问的俘虏们懵逼了,最后还是年纪小的士兵告诉燕军,他们是临时被拉上战场来充数的。那些逃跑的人就是他们的上官,燕军听了他们的话,然后让他们缴了武器,之后划了个地方让他们在那待着,并且一日二餐会有些土豆充饥。

俘虏们为了保命当然怪怪听话了,不仅没走还一天天巴望着那几顿土豆。

梁县的舆民们也不是非常富裕,燕军将领来这里时听说过这是舆国北边算是比较富裕的地方,可来到后,他觉得还不如镇口城旁边的小县城那么富有。甚至这里还闹起来了局部饥荒。

燕军将领没有入舆民房屋里居住,哪怕有人献媚请他们进去,燕军也敢进去,一是为了保证安全,二是他们要奉行陛下定下的新战争法。

只要民众不反抗,他们决不会杀,但他们也不会给舆民这个机会的。

燕军在各处堆砌沙包和瞭望台,三人守一条路,每个人都拿着火器。

而且旧制燕军跟随新燕军身后由新燕军拿着火器指挥,旧制燕军作为备战火器兵,如果新燕军不慎受伤或者阵亡,就由旧制燕军回收火器。

这个规定被燕军们很严格地执行着。

就在燕军以为梁县算是安定下来了,结果有一股舆民居然拿出锄头对他们进行反击,新燕军自然不会浪费子弹,其他旧制燕军就拿起弓箭射死了这帮抵抗的舆民。

这批舆民死后,正好被有心人煽动燕军现在在梁县大肆杀害无辜舆民,所以天子守国门死社稷,舆民也有责为国牺牲。

而带头的人正是梁良。

燕军内部有人顿时将此事上报给杨忠义了。

杨忠义毫不犹豫地派兵对梁良挑起的民乱进行镇压,梁良见情况不妙,他刚想逃,就被一个燕军的火器射穿了脑袋。

梁良死后,梁县的民乱瞬间就少了。

杨忠义很清楚他们燕人现在是要一统天下,一统天下就势必会添加新仇旧恨,所以作为一名普通人他很同情一些无辜国破的亡民,但作为一名大燕军人,他不会后悔协助陛下一统天下。

而以后这些舆民将会是燕国的子民。

杨忠义抱着必杀却不滥杀的标准去约束杨家军,杨家军每到的地方看见是百姓就不会靠近,正是因为这些举动使得舆军有机可乘,他们则是趁机躲进了百姓多的地方藏着。

等燕军来了他们就偷袭,等燕军反击的时候,舆军士兵们就故意将自己的百姓推出去遮掩,一旦遮掩失败了,舆民们将会被弃之不顾,甚至是还有人在这个时候产生异心,去杀良冒功。

战争这个时候,简直什么魑魅魍魉都跑出来了,杀良冒功在战时更是频出不穷,舆军有人前脚杀完百姓转头就嫁祸给燕军。

燕军本来就因为不反抗的良民而畏手畏脚地进军,现在好了,舆民们听信了舆军栽赃后,开始对进攻的燕军进行狙击。

这场战下来,使得燕军们也看清了现实。

他们认为遵守陛下的新战法固然可以安定再次叛乱,但假意降服的人实在太多了。

于是还没等杨忠义和慕飞尉还有常子龙赵思齐一同上报陛下。

容铮已经亲自发下命令,命令杨忠义和慕飞尉道:“战时行一切可行之法,动一切可动之人,不必为条规约束。朕再给你们半个月时间,半个月内无所顾忌地攻陷舆国的整个北方。”

舆国总共十个省府,其中六个省府都在北方,所以北方的经济和军事一向比南边强多了。

杨忠义和慕飞尉他们接到命令后,当晚就对抵抗的舆民进行清扫,一晚上分批清扫了十八个城,剩下的三个城则是直接投降了。

杨忠义接受了当地县令的投降,并且命令他们按照往常运转这些县城。

慕飞尉更是直接将当地大族们给抓了起来,虽说杀了一批抵抗的大户人家,但后头那些投降的基本保住了性命。

而他发现每次攻进城先打大户人家,似乎能迅速将舆军的后方给掐断,毕竟当地舆军全靠大户的供养才有战斗力。所以每次慕飞尉在攻城的时候都会下令授降大族,并且给他们一天考虑的时间。

有的大户瞬间答应了,甚至亲自带当地的千户开门。

慕飞尉便接受了他们的投降,然后让舆军千户将士兵都带出来,他们再进城,千户确实把人带进来了。

当慕飞尉进城的时候,却没想到这座城居然藏着一个将军级别的编队,他由于大意瞬间被城内的燕军给包围了,而保护他的人也因为被这批舆军的新武器给打死了。

他自己狼狈地逃进了舆民村庄,误进了猪圈被当地养猪的给抓住了。

慕飞尉没想到自己堂堂一个大燕的亲王,居然会沦落到被养猪户给逮住,就在他要认命被养猪户送到敌军将领手里时,这个养猪户却给了他一身衣服,放他走了。

慕飞尉震惊地看着这名养猪户,他询问对方为何养放自己走?

养猪户却指着附近的房屋说道:“这位爷您也看到了,我附近的房屋已经十室九空了,你以为他们是避难去了吗?”

“不,他们死了,他们不是被饿死,就是被强行拉去战场了,剩下的老弱病儒当场被宰了。”

“爷,您说这样的舆国还有得救吗?”

慕飞尉听后他顿时露出错愕的表情:“他们为何残害良民?难道没有王法了吗?你们这里没人管吗?”

他没想到正是他一副少见的模样,反倒让养猪户放下了最后的戒心。

养猪户还喃喃自语道:“果然是这样吗?燕国果然跟传闻中那样是个适合我们普通人家活着的地方。”

“敢问这位燕军大哥,你的家乡在燕国哪里?”

慕飞尉还是留了个心眼道:“在镇口城。”

“镇口城!”养猪户听说后,他顿时激动起来:“我去过这个地方,我家里的那罐盐和糖还是从那买的。”

慕飞尉只是笑了笑,最后他得到了养猪户的一块干粮,然后在养猪户的帮助下,他逃出了舆军的包围圈回到了杨忠义的身边,将自己被围攻的事情告诉杨忠义。

杨忠义觉得不能再拖下去了,他认为这股舆军的新兵器完全是仿造燕军的,仿造时间不长应该还没有批量生产,所以他不能再拖下去了。

于是,杨忠义命令底下士兵肆意进攻,先是攻破了城,消灭了城内藏着的五千舆兵,事后,燕军去搜寻当地百姓,发现当地哪有什么百姓,全都是军户。

百姓可能逃难去了?结果他们去了后村发现上千舆民的尸体,存活的人一个个要么鬼哭狼嚎要么已经疯了。

慕飞尉还在尸体堆里找到了养猪户的尸体。

慕飞尉震惊地看着养猪户,推了他几下,发现他已经死去多时了。

他一瞬间心都凉了,第一次为一个普通的舆民而难过起来。

最后还是一个认识养猪户的小孩子告诉他,他在逃跑后,养猪户就被舆军发现通敌,然后他还不肯交待慕飞尉的下落,甚至还骂他们杀自己人也不怕遭天谴,最后就被一个舆军恼羞成怒地杀死了。

慕飞尉十分愤怒,他顿时命令自己手下的士兵,只要是这个城的舆兵通通杀死,他要让这帮舆兵给救命恩人陪葬。

这个城的舆兵还没下跪投降,慕飞尉带着士兵一人一个脑袋,将五千舆兵全部剿灭。

而这次他杀掉的舆军,非但没有引起城内舆民的恐慌和愤怒,甚至不少舆民还痛快地哭泣起来,哭完又凄凉,觉得生活没有了盼头,现在国破家亡之际,他们又何去何从。所以附近到处充满了绝望的气息。

慕飞尉还记得养猪户的跟他说过的话,他扫视着附近被抓起来的舆民,统计下来只剩下一千多人了,一个好端端七八千人的城,现在只剩下一千人了。

慕飞尉实在想不通舆军为什么要大肆屠杀自己的舆民?

直到后来他听说舆军有绝户的陋习,而这个绝户的陋习就是缺乏军粮的时候可以拿底层民众当军粮,如果一粒米都没有的时候,他们就要抓小孩吃人,甚至老人也不放过。

原本舆国一直在打击这种事情的发生,结果没想到战争一来,什么妖魔鬼怪都付出水面了。

慕飞尉十分厌恶这股舆军,甚至他听说旁边的县城也有这种陋习。

他顿时命令新燕军对旁边的县城进行攻占,这次没有花二个时辰就打下了城池,然后燕军将搜集的舆军物资全部拿出来分给舆民。

舆民们收到自己曾经被收上去的粮食后,他们纷纷感激这些燕军的施舍和帮助,同时也对这股燕军产生了好感,认为这股燕军和其他地方的燕军不同。

而慕飞尉将自己被养猪户拯救的事情告诉了所有人。

很快,大燕谦亲王被舆民拯救而报恩附近舆民的事情,以故事的形式传遍了附近所有的村落。

这一次燕军再路过村庄的时候,居然没有受到什么袭击。

燕军们规规矩矩地路过,然后顺便将缴获的军粮,带不走的,全都扔在了村庄的路口上,等燕军们离开后,大胆的舆民出门观察后就第一个发现路口的粮食。

这位舆民顿时喊同村人来分粮食。

有了这一次,燕军都有随手将缴获,自己用不上,其实是舆人国内的食物他们吃不惯,而且又粗糙,根本不像大燕那样精细。所以他们不要的时候扔的也不心疼。

为此杨忠义还训斥底下的士兵得了富贵病,怎么富裕了二年还一天天都挑上了。

燕军们即便被骂了,老老实实说自己会改,但每次军营吃饭的时候,他们还是会把白米饭里面的粗粮给挑出来,燕军军官抓了好几次都改不过来。

最后将领们也睁只眼闭只眼了。

与此同时后方大撤退的舆军们,他们吃的伙食堪比燕军马厩里的马屎豆,奢侈点有几块土豆和粗糠饭,舆军将领还勉强有个鸡蛋吃,其他人都是吃完这顿可能下顿就没有了。

再加上有舆兵时不时在晚上当逃兵,逃跑了,逃兵们被抓住就自称是无辜舆民。

燕军就将他们收押在城内不准跑,逃兵们开始还惧怕燕军的管束,结果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们发现当地驻守的燕军们一个个精神饱满,吃的比他们好,也比他们守军纪,甚至有舆女去勾引他们,他们还嫌弃有伤风化。

虽说也有几个好色的跟着跑了,但事后不是被打的下不来床,就是调离岗位,总之燕军似乎将守城门站岗当成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

而这股就是常子龙和赵思齐手下的那帮新燕军。

他们的军人素质水平远比普通的燕军高,这也是普通燕军无比羡慕新燕军的原因,因为他们神气多了。

虽说等级一样,可新燕军却可以和陛下直接接触。

他们燕人这辈子能和陛下有直接的沟通,已经三生三世修来的福气了,更别说受陛下器重。尤其是不少燕军已经对自己加入新燕军的想法越来越强盛了。

为此原本以自己是杨家军自豪的燕军们,也有跨营的想法。

杨忠义听说此事,他还鼓励底下的士兵好好为国争光,待回燕国那一日,陛下会给他们一个机会的,毕竟陛下现在在巡察卫设立了军官培训学院,而这些培训学院是专门为军人准备的。

无论军人有没有门槛,军人都必须通过自身打铁硬才能进入官学院。

这是杨忠义至今为止对陛下最为赞扬的地方。

一个军官学院直接笼络了天下将士的心,让无数底层军人看到了晋升的希望,不再像以前那样打一天雨晒三天网,去磨洋工了。

而这个时候,杨忠义和慕飞尉在北舆攻占了两个省府后,中北那边的常子龙和赵思齐,他们带领的新燕军则是势如破竹直接在十天内攻占了三个省府,甚至以采取战略游击的方式,将最后一个省府耗的军心大乱,民心相背。

正是五月三日那天,舆国整个大北方直接被破了,舆国国都尚京更是直接搬到了南方的水京。

原来半个月前,拓跋庆意识到自己再有新武器也架不住底下人不齐心,愚蠢,自私的行为来破坏他的大舆。

于是,拓跋庆就搬离了首都,然后直接皇位丢给了最年幼的弟弟拓跋天。

拓跋天今年才十岁,他还不知道什么叫做危险,当赵思齐和常子龙打进尚京时,他们发现舆国国都确实很繁华,非常干净,而且路上还有不少灯笼分明是在不久前还过过节。

只是当地尚京的舆人们还有些没有反应过来,他们的陛下已经丢下他们了。

等舆人们意识到国主逃跑,他们和尚京的舆军们都被抛弃了,所有舆人包括贵族们都纷纷震惊起来,过后便是持续性的恐慌,一个个组织家丁在家宅防御,生怕燕军攻进去伤害他们。

要么抢女人,挑大官杀,杀的越多燕军自己就立越多的功。

结果燕军进城后,其实连这一万燕军也十分懵逼,他们在常子龙和赵思齐的带领下进京后,看见这里的人穿金戴银跟大肥羊一样没人看守。

不少燕军承认自己想动手抢点东西,不过也只是想想,他们还不想为了点小钱丢掉自己新燕军的身份。

比起钱财,他们军人还是觉得荣誉最重要。

随即常子龙就接到了尚京唯一留下来的老丞相卯丁的降书,卯丁跪在地上交了降燕书。

常子龙接了后边要拆开看看,旁边的赵思齐却阻拦了他,并且双手将信托举起来,他客气地对舆国丞相道:“卯丞相,晚辈燕臣赵思齐有礼了。”

“此份投降书我必亲手递给王爷。再由王爷上递给我们大燕的天子。”

卯丁最后沉下头,感激道:“燕国不愧为礼仪之邦,天上之国,降臣愿意归依大燕。”

赵思齐听后,他松口气了,因为他很清楚这个尚京能不能像现在那么安宁就全靠这个没有临阵脱逃的舆国丞相了。

舆国丞相为舆国三朝贤臣的美名,赵思齐从前也听过不少,但一直没见过,现在看见眼前这位老人,他既得到满足又十分无奈。

无奈的是他们是敌国臣子。否则,他想拜这位老先生为师。

之后赵思齐让燕军不得靠近丞相府附近的地区,甚至派了五百多人保护卯丁。

而尚京也似乎随着卯丁的安危,人心也逐渐沉淀下来。

赵思齐见此,心想,他果然赌对了。虽说他们燕军不必怕现在的尚京,但能够少做点牺牲还是好事的,毕竟他们对尚京不熟悉不是本地人,哪怕再厉害也会敬畏熟悉当地,那些难缠的小鬼。

现在卯丁的安全了,尚京暂时没有大乱。

赵思齐也不会让尚京大乱,尤其是常子龙,他听说卯丁这么重要后,反而亲自要去守着卯丁。

卯丁看见燕军这位年轻有为的总兵在自己府内住下,除了一日三餐出来,其他时间,他都是在训练自己,要么就是在看一本他没见过却很新奇的兵书。

常子龙甚至很热心告诉他,他算是大燕天子的门徒,他手里的书都是天子亲自册定的。

卯丁开头还不信,后头,他偷偷瞄了几眼后,再结合舆军前方失势的境况下,他不得不承认这是另一种层面上的孙子兵法。大燕天子果然是奇人诞世,也难怪燕人上下都奉女帝为神明。她确实很神奇,并且亲手为大燕带来了盛世的气象。

只可惜这气象落不到他大舆头上,他大舆的天子甚至还逃到水京那种偏僻的地方去了。

恐怕在新燕军这种猛烈的攻势下,水京也逃不了多长时间了,就要沦为燕地了。

与此同时。

燕军攻占了舆国国都尚京的消息传回内地时,燕民们举国欢庆起来,民间生机勃勃,百姓们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微笑。

他们燕人果然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神兵军队。

尤其是在陛下的引领下,他们燕人很快会成为下一个梁朝,一统九州园,然后燕人的朝代会名留青史,千秋万代。

燕人们没想到自己有一天可以在全九州横着走,以后九州园之下都是燕人的土地,他们出去做生意游玩也不会再受到层层剥削,层层的打压了。

甚至很多燕人想起自己经商去舆国的时候,不仅没赚到钱,钱还被那帮流氓给抢光了。现在好了,大半个舆国破了,以后他们再遇到委屈,也有他们燕人的官帮他们了。

晚上的时候,燕国多地一度还将国破尚京日变成了一个游街会,举办游街会的城镇多数是民风比较开放的时候,男男女女都能在大街上走着,谁看中了眼就互相搭桥。

等次日的时候,燕国又传来一个消息,那就是时隔二年半修建的两林到江淮的轨道,终于要在今天通车了。

早就接到消息的商人们纷纷去赶第一波车,去体验一下新轨道的服务。

两林地区的意林大道,聚集的商人们,他们发现两林地区的轨道和京城的不同,这个似乎不是单车的,而是带着整个车厢,前面则是一大帮车舵手在各自驱动位置上等候着。

等一百多个人上去后,他们发现前面有一截车厢还烧着炉子,炉子上面的水汽罐子连着一个引擎,这个引擎以不慢不快的速度驱动着前面的舵手,只要舵手累了,可以休息一下,通过这些炉子的水蒸气的推动走,但水蒸气驱动下走的很慢,就跟牛车一样。

在车一个工部的匠师就告诉他们,这个水蒸气引擎还在发明中,还没有完善,但是他们已经掌握了一部分气的驱动,正好试车的时候让这点水蒸气代替人力,总比停下来好。

商人们就纷纷称奇,虽说水蒸气只能帮忙推动半刻钟,可也足够舵手们休息了。

一□□使下来,总共有一百三十里,比京城的时速二十多里要快多了。

商人们也第一天见识到,这个快车的速度,原本一百里需要走三五天的路程,现在只需要一天就到了,对他们来说简直是非常高的效率。

于是商人们纷纷高价买位,希望带家里人去江淮看美景。

最后一个位置竞拍,居然高达五十两一位,还分特等席和普通席,特等席则是一百两一位,就这样还供应不求。

第二天的时候,商人们带着各自的家眷,总共三百多人上了两林的轨道车,在晚上的时候住下预定的客栈,享受了当地的游街会,然后玩了三天后,在第五天又准时回家了。

这让不少后院家妇感到稀奇,以前她们来江淮游玩来回都得十天,再游玩三四天,一天下来起码要十五天时间。七成时间都留在路上了,没想到这轨道车居然能将十五天缩了十天的时间。

当下这些后院家妇回到自己的老家,引领了一波轨道车风潮了。两林地区的百姓们都为自己修的路引以为豪,甚至该铁轨还设有民车,只载民众,只不过民车毕竟普通,一次只能走二百人,一天只能走三趟,所以每次民车只能靠摇号才能抢到车票。

而有人抢到车票就会高价售卖,逐渐地黄牛又诞生了。

当地官府听说此事,县令立即出来打压,并且命令轨道车部门根据时间安排百姓坐车去江淮。

于是这三条轨道一天通三车,天天通车,一度成为了两林去江淮最繁忙的道路。

而体验了轨车的百姓们逢人就炫耀自己做过大燕快驹,就引起更多淘金热式的去排队,甚至还小伙子因为抢到车票得到了青梅竹马的父母的婚事。解决了自己的终身大事。所以两林快驹越传越神乎,两林地区的名声也从悍匪黑势力难听的乡下蛮子,变成了拥有快驹的景地。

甚至现在的两林地区由于通车次数多了,逐渐有了成为第二个镇口城,或者南镜的传言。

与此同时在尚京的赵思齐和常子龙听说此事后,他们都很想回去坐一坐工部发明的新快车过过瘾。

卯丁听说大燕现在出现一种叫快驹的工具,他不禁好奇问了常子龙。

常子龙和赵思齐将快驹说的十分玄乎,让卯丁也特别感兴趣。

直到尚京授降的天子书发下来了。

大燕天子接受以卯丁为代表的舆人派,并且命卯丁择日带家眷入燕国京城住下。

得到大燕天子邀请的卯丁,他十分错愕,他可是听说大燕现在已经废了丞相之位,怎么大燕天子还对自己这个敌国丞相感兴趣?

随后,卯丁被大燕天子招进内阁,然后再命令卯丁旗下的舆军解甲归田,留在当地进行铺设大燕快驹的轨道。

常子龙和赵思齐听说此事后,他们纷纷震惊了。

陛下怎么要在舆国也修路?现在尚京是被他们攻占了,但这个地方还不完全是他们的地盘,舆军有可能随时打回来。

然后,当常子龙听说修路的人都是舆国这些青壮年,他和赵思齐思考一番后觉得此招甚妙,既控制了舆人青壮年的反抗的风险,又可以以大燕建设基地带动民生的美名安抚他们。让他们归燕。

随即常子龙和赵思齐就将俘虏都投入修路当中,舆国俘虏们见自己从拿武器变成了拿锄头,起初还有些不满,后来等大燕天子又下令允许尚京的商人可以入燕地做生意。

甚至如果想做生意的人,可以受审批然后进两林地区做生意。

舆人间比较穷的小商人得到审批后,他们纷纷去了两林地区收获了不少土豆,鸡鸭猪,大棚菜,通通都运回了尚京。

尚京的百姓听说燕地那边食物充足,价钱也不高,而且要是给燕人修路还能得到二餐和工钱。

不少舆人纷纷蠢蠢欲动起来。

最后还是容铮亲自将国券所的收获,当成一笔资金投入舆国招纳修路工,再命令国内的前舆商去帮助尚京建设。

这批前舆商不得不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燕京的舆人发现跟自己人打交道,自然就少了不少防备和敌视。

再之后他们不少人通过舆商知道燕国的政策,那就是行商交税后可以获得燕国户口,尤其是白枫镇的户口,那里现在经过二年的建设已经成为了一个不输于镇口城的商城了。

而且那个地方不会歧视打压舆人和卫国的胡人,因为那个地方是燕舆卫混合的地方,比较开放。

很快,很多商人抱着尚京已经是亡都,燕军又驻扎,卯丁丞相又不知道能不能镇压住燕军的想法,开始朝燕地内迁。

尚京的商人们瞬间引起了搬燕潮,大批大批地迁入燕地。

容铮也命令各地官府凡是迁入遵纪守法的商人都要给与保护,当地官府为了今年的绩效,纷纷拉拢舆商。

舆商们为了提早融入燕地,他们纷纷招工,设厂,做舆地的中转站专门拖物资卖到北边省府的舆民。

舆民听说舆商在燕地混的很好,为了一口吃的,他们也纷纷走进大燕想谋取生存。

只不过,很多舆民都会因为容铮一个政策留在当地,那就是修路,包两餐,还发工钱,请夫子免费教三年学。

这三点直接留住了不少舆民在自己老家发展建设。

常子龙和赵思齐也没有闲着,开始对舆国的国库下手,卯丁也一脸为难地打开舆国的国库,结果发现国库空的只剩下一些边角料了。

唯一值钱的大概是书籍和一些...淘汰下来的旧火炮,钱财也只剩下几十万两了。

常子龙当场就黑了脸说:“真穷酸。”

卯丁惭愧道:“国主将剩下的钱财都拿去打造新式火器和大炮,眼下只剩下这些了。如果军爷们觉得不够的话,老夫府里还有值钱的东西可以充当。”

赵思齐就无语了,他哪里敢要老丞相的东西。

于是,他带人在舆国后宫搜东西,搜出了一些东西可以典当了,同时也搜出一批后宫女人,这些女人惊恐地看着他们这些男人,还有的性子烈,以死威逼。

常子龙顿时尴尬了,最后他让一个宫女统计有多少人,宫女数了一圈总共一千三百个女眷,全都是女婴女童妇人,连个男人都没有。

赵思齐则是皱眉了,他当场讽刺道:“大舆的国主和逃掉的那批官人,全特么都不是男人。竟将自己的家眷丢在此处,自生自灭。”

后来他才知道这些都是妾室,后妃,至于逃跑去水京的女眷都是正妻和受宠的人。

这批是不受宠的,唯一还算入眼的大概是男丁,哪怕不喜欢也会因为是男丁被带走保命。

常子龙为此还鄙夷道:“舆人还真是有爹生无娘养的。”

“敢情他们都不需要女人,有个爹生就行了。”“要是我娘受到这种待遇,我非杀了这帮不可。”

赵思齐也没有反驳,这一路上他见太多舆人用女童保命,再之后才是男童,然后才是他们自己。

可以说是将人性丑恶的一面发挥的淋漓尽致了。

随即赵思齐让这些人继续留在宫内,宫女们太监们继续伺候这些后眷,他也从燕军的物资抽出一批供养他们。

之后上报给陛下。

容铮得知此事,她认为不能不管,于是她派了绣司置办纺纱车的女官过去,让这些后宫女眷有自食其力的生计,如果她们当中可以育才,她不介意让一批人在舆地有个一官半职,替她在舆地发展自己的政策。

容铮的决定彻底改变了这群女眷女童的命运,让她们走上了崭新的人生,而容铮善待后宫女眷的善举,也在尚京引起了一片争论。

所有的尚京舆人都在关注后宫的事情,毕竟那象征着大舆皇室后院,后院要是出事了,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与舆人一个打击。所以尚京的舆人在听说大燕女帝怜悯后宫被抛弃的女眷,甚至安排她们一个生计,赐予她们大批的纺纱车。

要知道那些纺纱车在燕地都是十分稀有,燕人对纺纱车的垄断也特别激烈,更别说他们舆人能得到纺纱车了。

现在后宫女眷得到了,那对他们来说都是天大的好事。

很快舆人通过太监想买纺纱车,结果被燕军拦住了。这些舆人没占到便宜,继而要送女儿进宫,女儿进宫后,舆人们本以为能得到什么好处,结果女儿们进宫后就没消息了。

而舆宫内却多了一群女童女孩们的一个清静之地,暂时不被外人滋扰。那些在舆人看来珍贵的纺纱车,倒成为了她们日常要学的课程之一罢了。

假太子替身小说的作者是琉璃仙草,本站提供假太子替身全文免费阅读且无弹窗,如果您觉得假太子替身这本书不错的话,请在手机收藏最新网址:www.douluoxy.com
上一章:第256章 征战九州园【一】 下一章:第258章 征战九州园[三]
猜你喜欢: 假太监:从咸鱼到天下霸主 三生三世枕上书 被师尊鲨了后我重生了 穿成万人迷的炮灰竹马 校草怎么还不和我分手[穿书] 中医许阳 逆天仙尊2 斗破苍穹2绝世萧炎 微微的微笑 嫡长女她又美又飒 第一序列

斗罗大陆网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1 斗罗大陆网 All Rights Reserved.